- 高原;王哲;于丹;王莹;井欢;潘茜;赵金茹;王守岩;关洪全;
目的分别观察眼针与体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疗法与体针疗法的效应差异性,为眼针疗法自成诊疗体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穴区组、眼针穴区外组与体针组。采用Zea 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3 h后脑皮质BDNF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3 h后脑皮质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3 h后,眼针穴区组和体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模型组大鼠降低(P<0.01),眼针穴区组与体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针穴区组、体针组和眼针穴区外组较模型组大鼠脑皮质BDNF mRNA和蛋白质含量均升高(P<0.01),但以眼针穴区组和体针组升高较明显,眼针穴区组与体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眼针与体针在改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效应相当,且两种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皮质BDNF表达有关。
2015年15期 v.35 4105-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益玲;胡火军;尤程程;黄迎娣;黄利鸣;
目的探讨天花粉蛋白(TCS)体外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检测TCS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CS对PC3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TCS对ERK、p-ERK及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TCS能有效抑制PC3细胞的生长,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检测发现TCS能够将PC3细胞阻滞于G1期,Western印迹检测TCS能抑制ERK磷酸化及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的表达。结论 TCS对PC3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增殖信号通路及降低Cyclin D1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发生G1期阻滞有关。
2015年15期 v.35 4108-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宿慧;李竹;李寒冰;李根林;
目的探讨决明子对家蚕寿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溶媒超声提取决明子制备溶液,96孔板测定抗氧化活性,另取龄期相同、生长整齐的三眠蚕随机分为五组,即空白对照组,决明子高(0.65 g/ml)、中(0.35 g/ml)、低(0.15 g/ml)剂量组,维生素E组,每组85条。使用涂抹法将不同浓度药液涂抹于新鲜桑叶上,4龄期内喂食3次,5龄期内喂食6次。期间称体重,观察动物生长情况。在5龄期第3天采集血淋巴,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指标的活性。结果维生素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决明子水溶液>决明子醇溶液;家蚕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决明子高、中、低剂量处理显著延长家蚕各生长阶段天数(P<0.05),对全生长期的延长率分别为15.22%、12.31%、9.06%,均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水平,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不同生药浓度决明子处理对家蚕血淋巴中GSH-Px、SOD、MDA的影响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且GSH-Px、SOD在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有显著增高,MDA有显著降低;血清中SOD活力与家蚕全生长期间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71,P=0.006)。结论决明子有助于家蚕体内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2015年15期 v.35 4110-4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宇红;李芳芳;曾宇;
目的探讨芹黄素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突触囊泡蛋白(Syn)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芹黄素10、20、40 mg/kg剂量组,同龄SAMP1小鼠作为对照组,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测试其空间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用Western印迹及RT-PCR方法测定海马区Syn及GAP43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芹黄素各剂量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缩短,穿越平台区次数增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延长(与SAMP8模型组相比,P<0.05),海马区Syn、GAP43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芹黄素可能通过促进海马神经突触Syn及GAP43的表达,提高突触修复及再生能力,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
2015年15期 v.35 4113-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康湘萍;梁超;金国琴;张学礼;龚张斌;夏花英;
目的观察左归丸及熟地黄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与凋亡相关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 BDNF)、p75NTR、sortilin、caspase-3、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剂量D-半乳糖腹腔注射复制大鼠衰老模型,随机分为衰老模型组、衰老左归组、衰老熟大组和衰老熟小组,另设青年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法观察海马组织pro BDNF、p75NTR、sortilin、caspase-3、bcl-2及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衰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P<0.05);神经细胞存在凋亡,海马组织pro BDNF、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75NTR及sortilin蛋白表达有升高的趋势,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左归丸及熟地黄对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结论左归丸及熟地黄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从而改善衰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延缓衰老。
2015年15期 v.35 4117-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振强;吕欢欢;贾亚泉;宋军营;李澎涛;潘彦舒;吕靖;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脑缺血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新生血管影响。方法构建高脂血症复合大脑动脉缺血模型,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SOD和MDA的含量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中ICAM-1和CD34的表达。结果复合脑缺血组与单纯脑缺血组相比较,血清MDA在缺血3、7 d含量均下降(P<0.05);复合脑缺血组与单纯脑缺血组比较,脑组织梗死边缘区ICAM-1和CD34在缺血3、7 d表达增高(P<0.05)。结论高脂血症对脑缺血在不同时期相关因素具有特异性的表达有影响,这可能在脑缺血恢复期有助于脑组织损伤的修复。
2015年15期 v.35 4120-4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谢盈彧;曹杨;方子寒;张梦迪;薛亮;范英昌;
目的研究不同接触方法共培养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呈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扩增BMSCs,在细胞水平上研究心肌细胞直接接触共培养、transwell小室建立的间接接触共培养模拟的心肌微环境,对B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态,2 w后运用免疫荧光、RT-PCR等技术,检测两试验组细胞心肌特异性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及RT-PCR结果均显示直接接触共培养组c Tn T的表达均高于间接接触组共培养组(P<0.05)。结论直接和间接接触共培养模拟的心肌微环境均可诱导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直接接触的分化率优于间接接触。
2015年15期 v.35 4124-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段永强;梁玉杰;成映霞;杜娟;杨晓轶;程卫东;刘靓;高建德;安耀荣;王燕;
目的观察脾气虚大鼠骨骼肌组织Ca2+/钙调蛋白(Ca M)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Ca2+〕i以及Ca M、钙调蛋白激酶(Ca MK)Ⅱ、pCa MKⅡ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受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7、14、21 d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受试动物采用复合法(苦寒破气法、游泳力竭法及饥饱失常法)成功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在观测各组大鼠一般生存状态、胃肠转运功能和骨骼肌组织ATP酶活性的基础上,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骨骼肌组织细胞内〔Ca2+〕i浓度,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骨骼肌组织Ca M、Ca MKⅡ和p-Ca MKⅡ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脾气虚大鼠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胃残留率升高而小肠推进率下降(P<0.01);骨骼肌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均降低(P<0.05,P<0.01);骨骼肌组织〔Ca2+〕i浓度和Ca M、Ca MKⅡ、p-Ca MK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且脾虚模型7 d、14 d、21 d组之间比较,以脾虚21 d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脾虚大鼠骨骼肌组织Ca2+/Ca M信号通路关键分子Ca M、Ca MKⅡ和p-Ca MKⅡ蛋白以低表达为主。
2015年15期 v.35 4127-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欠元;曾友根;张愈延;李宝金;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KDR-HSV-tk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旁杀效应。方法体外构建受KDR启动子和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调控并可表达HSV-tk基因的Ad KDR-HSV-tk和Ad CMV-HSV-tk,经293细胞包装、扩增后,分别感染表达KDR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和不表达KDR的人鼻咽癌细胞CNE-2,建立HUVEC/tk及CNE-2/tk,观察丙氧鸟苷(GCV)处理后HUVEC杀伤率及旁观者效应。结果受感染的HUVEC和CNE-2细胞中均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在感染复数(MOI)为100的条件下,GCV浓度由0增至50 mg/L时含Ad KDRHSV-tk的HUVEC和CNE-2细胞存活率从100%分别降至(23.1±3.9)%和(69.8±3.1)%(P<0.01);感染Ad CMV-HSV-tk的HUVEC和CNE-2细胞存活率从100%分别降至(13.9±2.9)%和(15.7±5.2)%(P<0.05);HUVEC/tk细胞对GCV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亲代HUVEC细胞,HUVEC+HUVEC/tk混合细胞的生存率随HUVEC/tk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说明Ad KDR-HSV-tk/GCV系统不但能杀伤转染tk基因的HUVEC,也能杀伤未导入转染tk基因的HUVEC细胞,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腺病毒介导的KDR-HSV-tk/GCV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特异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为抗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2015年15期 v.35 4131-4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威;柳长明;张凯;叶飞;张泳;王瑛韬;
目的探讨筛选与胰腺癌相关的蛋白质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蛋白质pathway array技术检测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内143种磷酸化和非磷酸化蛋白质的表达情况,找出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一步采用信号传导网络分析(IPA)方法确定这些差异蛋白所涉及的信号传导通路。结果检测到1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确定了10条与胰腺癌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结论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及其涉及的信号传导通路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寻找胰腺癌诊断和治疗的靶点。
2015年15期 v.35 4133-4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牛文亚;
目的研究运动康复联合药物干预对血管性痴呆(VD)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大鼠VD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药物治疗组、运动康复组、运动康复联合药物组。VD模型大鼠经过运动康复联合药物干预8 w后,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估,并对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进行光镜、电镜检测以及钙离子荧光检测。结果运动康复联合药物组大鼠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潜伏期明显延长,通过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光镜、电镜检测发现运动康复联合药物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钙离子荧光明显减弱。结论运动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VD的干预效果优于单独的药物治疗。
2015年15期 v.35 4135-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贺海辉;沈洪;朱宣宣;顾培青;刘亚军;朱磊;郑凯;
目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灌肠建立较理想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以TNBS灌肠。每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观察大鼠结肠大体损伤及病理。结果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少动,毛发杂乱无光泽,饮食量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及便血;肉眼见肠道粘连,肠管积气积粪,肠壁增厚、皱褶消失,肠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并可见明显的溃疡灶;病理见黏膜层、黏膜下层溃疡形成,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腺体破坏,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结构扭曲,隐窝炎症及脓肿形成。结论采用TNBS/乙醇法建立UC模型为较理想的研究模型。
2015年15期 v.35 4138-4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王慧霞;詹向红;李伟;刘胜利;王有杰;于华林;伍盼盼;孙前明;潘玉颖;
目的建立并评价负性情绪应激大鼠模型。方法采用改进的不可预知性心理应激诱导方法建立负性情绪应激模型,观察负性情绪应激对大鼠旷场行为活动、糖水消耗量、24 h摄食量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结果应激组较空白对照组大鼠的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及总得分下降,中央格停留时间增加;糖水消耗量减少,24 h摄食量减少(P<0.05),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升高、5-羟色胺(HT)水平下降(P<0.05)。结论负性情绪应激大鼠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群遭遇多种应激事件产生的负性情绪状态,造模方法成熟可靠。
2015年15期 v.35 4140-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荣;许能贵;
目的研究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及缺血侧皮质JAK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按区组随机化法将25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AG490组、电针+AG490组,根据不同缺血时间段又分为2 h、1、3、7和21 d五个小组。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取"百会"、"大椎"穴,AG490采用侧脑室注射。通过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缺血侧皮质JAK2 mRNA表达变化。结果在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中未发现明显JAK2 mRNA表达;模型组JAK2 mRNA同时间段与假手术组比较表达量均增多(P<0.01),其中以1 d组表达量增高最为显著;电针治疗与AG490干预可降低JAK2 mRNA表达(P<0.05),以1 d、3 d较为显著。JAK2 mRNA表达变化上与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改变基本呈一致性。结论脑缺血后JAK2的超量表达及其活化,可能为脑损伤加重的机制之一。脑缺血后电针治疗可下调JAK2的表达水平,降低其磷酸化活性,阻断JAK2诱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
2015年15期 v.35 4143-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向楠;柴芳;赵树鹏;
目的研究胃旁路术(RYGB)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10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型糖尿病控制大鼠手术组(RYGB)和假手术组(S-RYGB)各20只。2型糖尿病控制大鼠以高脂高糖食物喂养并腹腔小剂量链脲佐菌霉素(STZ)注射以诱导大鼠成为2型糖尿病模型。注射STZ 3 d后测大鼠空腹血糖≥16.7 mmol/L为成功糖尿病模型。测量术前和术后1、2、3、4 w各实验组动物的体重和空腹血糖,术后4 w胰腺组织取材。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β-catenin和caspase-12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4 w RYGB组空腹血糖下降到(3.9±0.7)mmol/L,体重下降至(238.0±16.6)g,明显低于同时间点S-RYGB组(P<0.05)。术后4 w RYGB组胰岛凋亡率为(4.01±0.39)%,与S-RYGB组(17.94±0.53)%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4 w RYGB组大鼠胰岛细胞β-catenin和caspase-12蛋白阳性率表达与S-RYGB组比较差异(P<0.05)。结论 RYGB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可能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内β-catenin蛋白增加,激活wnt通路,减少caspase-1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β细胞凋亡来实现。
2015年15期 v.35 4146-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磊;王静;李莉;庞磊;孙超;张红莲;李文静;秦伟;
目的探讨姜黄素和烟酸为起始原料合成具有降血脂等作用的姜黄素衍生物的工艺性能。方法通过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二甲基吡啶(DMAP)混合催化剂缩合催化,考察实验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原料配比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得到产率65.1%,含量99.5%的姜黄素烟酸单酯产物,并获得最佳反应条件:n(姜黄素)∶n(烟酸)=1∶1.2;反应温度为10℃等实验数据。结论产品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表征,结构确切,工艺路线稳定,有较好的治疗老年病应用前景。
2015年15期 v.35 4148-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文生;孙灿兴;戴建威;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PM2.5暴露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CK-8明确番茄红素减轻PM2.5暴露内皮细胞损伤的最适宜浓度;检测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评估番茄红素解除PM2.5对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q-PCR、ELISA检测细胞白介素(IL)-6表达水平。结果解除因PM2.5暴露造成氧化损伤的最佳番茄红素浓度为80μg/ml;番茄红素作用使PM2.5暴露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指标SOD活性升高48.04%,MDA含量下降38.89%,IL-6、HIF-1α恢复到正常细胞水平。结论番茄红素具有解除PM2.5暴露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2015年15期 v.35 4150-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凤香;关宁;李晨光;罗俊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酯水解酶(CEH)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Ad-TGF-β1转染巨噬细胞,作用24、48、72 h后,采用Realtime-PCR、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TGF-β1和CEH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观察巨噬细胞CEH的分泌情况。结果作用24、48、72 h后,随着Ad-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CEH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强;CEH和TGF-β1蛋白相对灰度值分别为3.01±0.02、5.43±0.11、8.95±0.31和6.43±0.72、10.15±1.63、15.02±2.24;细胞上清液中CEH的含量分别为(32±3.15)、(51±4.33)、(73±3.83)ng/ml。结论 TGF-β1能够诱导巨噬细胞CEH的表达,并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
2015年15期 v.35 4152-4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甲林;郭涛;张新金;陶四明;代华磊;韩明华;李建美;
目的探讨分离、纯化、培养并鉴定乳兔单一左心房肌细胞的实验方法。方法取出生48 h内乳兔左心房,用0.1%胰酶加0.1%Ⅱ型胶原酶混合消化,将消化的细胞经两次差速贴壁,再加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进行纯化。计算酶消化后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左心房肌细胞贴壁生长状况、形态学变化等;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鉴定左心房肌细胞纯度。结果消化后细胞存活率平均为85.2%;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证实培养的左心房肌细胞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活力;2~5 d为左心房肌细胞对数生长期,5 d后进入平顶期;左心房肌细胞经鉴定纯度达95%。结论采用混合酶消化法可以获得纯度高,在一定时间内具有较高活力的单一左心房肌细胞。
2015年15期 v.35 4154-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林欢;冷吉燕;于静;孟霖;
目的探讨蓝莓花色苷对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UVEC常规复苏传代,建立HUVEC凋亡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ngⅡ组、蓝莓花色苷组、AngⅡ+蓝莓花色苷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Annexin V-FITC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gⅡ组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AngⅡ组相比,蓝莓花色苷组、AngⅡ+蓝莓花色苷组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蓝莓花色苷对HUVEC凋亡有一定抑制作用。
2015年15期 v.35 4157-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韦艳红;刘艳;康晓新;赵宇;尹璐;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MCI-186)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18个月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及治疗组,每组12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I/R模型,治疗组在再灌注开始时给予MCI-186静脉滴注(10 mg/kg)。再灌注180 min后,提取心肌组织,观察在透射电镜下线粒体形态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细胞色素C(cyt C)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程度,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 PTP)的开放程度。结果透射电镜下治疗组线粒体形态较I/R组规则,肿胀程度轻,嵴排列有序。治疗组Bcl-2表达明显高于I/R组,Bax及Cyt C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5)。TUNEL染色治疗组心肌凋亡指数明显低于I/R组(P<0.01)。治疗组m PTP在8~20 min开放程度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 MCI-186能够保护老年大鼠心肌I/R后的线粒体呼吸功能,维持线粒体膜的稳定性,进而减轻细胞凋亡。
2015年15期 v.35 4159-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晓峰;于昆;戴勇;秦伟;杨生虎;党宝宝;韩云;杨立平;董晋;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胆红素主要因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50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10只作为假手术(SHAM)组,40只为OJ组。采用肝外胆管结扎法建立大鼠OJ模型,造模后大鼠随机平均分为OJ对照组和OJ实验组,OJ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OJ实验组给予陈蒿汤灌胃。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总胆汁酸(TBA)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MRP2转运蛋白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OJ组大鼠肝血管充血,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性,出现点状坏死,肝内胆管扩张,小叶周边可见新生小胆管样上皮细胞,以汇管区明显,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中AST、ALB、TB、TBA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而OJ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OJ对照组(P<0.05)。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SHAM组;而OJ实验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OJ对照组(均P<0.05)。结论茵陈蒿汤对OJ大鼠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而上调肝组织中MRP2蛋白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提示茵陈蒿汤可作为治疗OJ的有效药物。
2015年15期 v.35 4161-4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魏星临;刘建宇;
目的探讨上坡运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将48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造模组、雌激素组和运动组,每组12只,对照组仅切除卵巢附近一团脂肪,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术后按不同要求灌胃给药和运动,干预16 w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左侧股骨及第3腰椎椎体BMD的变化。结果与造模组比较,雌激素组和运动组第3腰椎椎体和股骨BMD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切除卵巢可致大鼠骨质疏松。上坡运动可有效提高椎骨和股骨BMD,减缓骨量的降低速度,防治骨质疏松。
2015年15期 v.35 4163-4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颖;朱宝亮;李冬芹;宋晓雯;李庆周;范晴晴;
目的探寻适用于一般实验室对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微量差异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对正常和高脂的SDS大鼠肝组织匀浆液上清先用95%乙醇消除肝糖原的影响,再与0.35%的硫代巴比妥酸在100℃条件下反应1 h,显色后用正丁醇吡啶(15∶1)混合液萃取,最后用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以激发波长为530 nm,发射波长为553 nm测定其荧光强度,计算出肝组织中MDA的含量。结果改进后的方法灵敏度为204.9,且重复性较好,变异系数CV=1.67%。结论改进后的方法适用于一般实验室对肝组织MDA含量微量差异的测定,可用于过氧化脂质损伤对肝脏影响的机制研究方法。
2015年15期 v.35 4165-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馨刚;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终浓度为0、20、50、100、200μg/ml葛根素处理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浓度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早晚期凋亡率及凋亡指数,碘化丙啶(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葛根素可提高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此效应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除24 h 20μg/ml外,其余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0μg/ml(P<0.05);不同浓度葛根素处理48 h后的早期、晚期凋亡率、细胞凋亡指数、G0/G1期细胞比例、凋亡促进基因Bax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升高,而S期、G2/M期细胞比例、凋亡抑制基因Bcl-2水平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可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该作用可能与提高凋亡促进蛋白表达、降低凋亡抑制蛋白表达有关。
2015年15期 v.35 4167-4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饶海;桂珊珊;周镁;黄秀平;覃容贵;
目的观察二岩虎果汤的止咳、祛痰、平喘、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观察其止咳作用,采用酚红排泌法观察其祛痰作用,采用豚鼠0.1%磷酸组胺和2%氯化乙酰胆碱等量混合液(1∶1)引喘法观察其平喘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二岩虎果汤能明显延长氨水喷雾致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延长磷酸组胺和氯化乙酰胆碱混合液引发豚鼠抽搐的潜伏期,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肿胀率。结论二岩虎果汤具有显著的止咳、祛痰、平喘、抗炎作用。
2015年15期 v.35 4169-4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詹光杰;杨年安;
目的研究富硒板党(BCPA)注射液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7.2 g/kg BCPA组、3.6 g/kg BCPA组及1.8 g/kg BCPA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D-半乳糖造模,Morris水迷宫测量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检测各组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心脑组织丙二醛(MDA)、脂褐质(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及IL-6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BCPA各组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较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小鼠穿越平台的次数比其他各组小鼠少(P<0.05)。心、脑组织匀浆氧化性指标(SOD、MAD、LP及GSH-Px)检测,对照组及BCPA各组MDA与LP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及BCPA各组SOD与GSH-Px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注射过D-半乳糖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CPA组小鼠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BCPA组小鼠血清中IL-2、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的IL-2、IL-6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 BCPA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发挥抗衰老作用,在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
2015年15期 v.35 4171-4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冯涛;潘铄;刘晓辉;张宏;伍虎;
目的对对照组、骨质疏松模型组、骨质疏松模型以丹杞颗粒、以依普拉芬、以结合型雌激素、以阿法治疗组大鼠股骨近端进行扭转实验,确定各种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以去卵巢法复制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以丹杞颗粒、依普拉芬、结合性雌激素、进行治疗,饲养15 w后以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大鼠,取大鼠左、右侧骨在扭转试验机验机上进行扭转实验。结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组股骨近端最大扭矩、最大扭转角、最大扭转切应力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丹杞颗粒、依普拉芬、结合性雌激素治疗组(P<0.05),以丹杞颗粒组大鼠胫骨最大切应力、最大扭转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龄骨质疏松模型组大鼠由于骨质疏松导致股骨扭转力学特性发生改变。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通过以丹杞颗粒、依普拉芬、结合型雌激素、干预治疗后扭转力学特性均有一定提高,丹杞颗粒效果最好。
2015年15期 v.35 4173-4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硕;王二敏;周红丽;
目的探讨在体外高糖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PMC)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用于PMC的原代培养和传代,经鉴定第三代细胞用于实验并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葡萄糖组(1.5%、2.5%、4.25%);不同时间组:2.5%LPS作用于PMC 24、36、48 h。用RT-PCR法检测RAGE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RAGE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和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 1高浓度葡萄糖能显著上调PMC RAGE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且呈时间浓度依赖,RAGE表达增加;2高浓度葡萄糖刺激PMC HMGB-1、TGF-β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刺激时间延长,均表达增加,与RAGE表达趋势一致;3HMGB-1及其配体RAGE可能参与诱导PMC TGF-β1的表达。结论 HMGB-1/RAGE信号通路参与了高糖所致腹膜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通过上调TGF-β1参与腹膜纤维化的发生。
2015年15期 v.35 4175-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品力;陈燕玲;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根据筛选标准选择DN患者100例编入DN(+)组,选择2型糖尿病(T2DM)无合并DN患者100例编入DN(-)组,同时选择健康者200例编入对照组。采用PCR技术选择性扩增及电泳检测ACE及AGT M235T基因。结果 ACE基因检测中,DN(+)与DN(-)在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M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具有明显差异(P<0.01);AGT M235T基因检测中,DN(+)与DN(-)在AG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DM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DD+TT基因型对于DN(+)OR值为4.042(95%CI 1.717~9.515),DD+TT对于DN(-)OR值为3.171(95%CI 1.306~7.698)。结论 DN受多基因遗传因素影响,单个基因变异对DN发病影响程度有限。而ACE-DD基因型与AGT-TT基因型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促使DN发病风险上升。
2015年15期 v.35 4177-4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施纯礼;邱慧青;钱馨蔚;
目的分析基于油酰乙醇胺(OEA)脂肪性肝炎新靶点机制及数据。方法造模Hep G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合油红染色及甘油三酯(TG)含量确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脂肪性肝炎(NASH)体外模型建立;以OEA和阳性对照药物处理6、10、12 h,检测TG含量,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并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α等。结果致NAFLD和NASH的最佳浓度为0.25 mmol/L油酸,细胞模型含0.25 mmol/L油酸组TG含量〔(5.516±0.262)mg/dl〕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260±0.104)mg/dl〕(P<0.05);各种浓度OEA模型的TG含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PCR结果显示,OEA浓度为50μmol/L时,可提高PPARα、去乙酰化酶(Sirt I)、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I及脂蛋白脂肪酶(LPL)表达,降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表达(P<0.05)。结论 OEA可通过激活脂代谢基因PPARα、Sirt I、CPT-I、LPL的表达及抑制SREBP-1c、TNFα、ACC基因的表达,缓解NAFLD和NASH。
2015年15期 v.35 4180-4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志军;薛亚军;朱佳龙;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182对肺癌细胞转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癌细胞系和组织标本中miRNA-182表达情况;对miRNA-182表达情况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行分析;通过Boyden小室分析和伤口愈合实验检测miRNA-182对肺癌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NA-182可能的靶基因,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预测的靶基因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是miRNA-182的靶基因;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ZEB2、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四种肺癌细胞系miRNA-182mRNA的表达情况为高转移能力的肺癌细胞系95D和L9981其miRNA-182 mRNA表达显著低于转移能力较弱的肺癌细胞系NL9980或95C(P<0.05),且同原发性肺癌组织相比,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miRNA-182表达亦显著下调(P<0.05);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分析结果显示,miRNA-182表达仅与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相关。转染miRNA-182可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系95D和L9981的转移(P<0.05),同时,转染miRNA-182可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系95D和L9981的侵袭能力(P<0.05),而转染miRNA-182抑制剂可增加肺癌细胞系95D和L9981的侵袭能力(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ZEB2为miRNA-182的功能性靶基因,且得到荧光素报告实验结果证实。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转染miRNA-182可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系95D和L9981中ZEB2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上调E-钙黏蛋白的表达。结论 miRNA-182可通过调节ZEB2、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肺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2015年15期 v.35 4182-4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惠林;钱钢;唐关敏;周斌全;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S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低、中、高剂量TSA预处理组(L、M、H-TSA组)。苏木素-伊红(HE)法检测心肌细胞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表达,RT-PCR、Western印迹检测心肌HMGB1等的表达。结果较IR组相比,HE检测TSA预处理后心肌病理变化减轻,血浆HMGB1等的表达减少,心肌HMGB1、TNF-α的表达减少,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TSA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晚期炎症因子HMGB1的表达有关。
2015年15期 v.35 4185-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郭红艳;孙晓杰;李淑艳;刘秀财;刘波;王宏兰;蒋瑞雪;
目的探讨通过克隆蛋白激酶(SGK)3基因并将其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高表达SGK3的MCF-7细胞系的稳态性。方法利用真核表达载体N-端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 EGFP-N1)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通过菌落PCR和DNA测序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通过PEI介导将重组质粒p EGFP-N1-SGK3转染至乳腺癌MCF-7细胞中,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印迹方法对基因转染效率以及融合蛋白GFP-SGK3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将其命名为p EGFP-N1-SGK3;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多数细胞发出绿色荧光,表明获得了较高的转染效率;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转染p EGFP-N1-SGK3的细胞中可见阳性条带,而MCF-7亲本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组细胞无阳性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 EGFP-N1-SGK3,获得了稳定表达融合蛋白GFP-SGK3的MCF-7细胞系,可用于后续SGK3细胞内功能的研究。
2015年15期 v.35 4187-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姜广宇;董航;廉晓宇;李闯;
目的探讨托吡酯(TPM)对慢性癫痫大鼠海马区脑组织c-fos、c-jun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慢性癫痫的机制。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PM低剂量组以及TPM高剂量组。以海人酸建立大鼠慢性癫痫模型,除正常组外,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kg,TPM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TPM 20 mg/kg与50 mg/kg。4 w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海马区脑组织内c-fos、c-jun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癫痫模型大鼠脑内c-fos、c-jun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给予托吡酯高低剂量治疗后,c-fos、c-jun表达明显减少,以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托吡酯抗癫痫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区脑组织内c-fos、c-jun表达有关。
2015年15期 v.35 4189-4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晓帆;安宁;赵维娜;杨印东;陈培;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MCI-186)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行为学和核因子(NF)-κBp65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只钻颅、不给予Aβ1~40注射)、AD组(给予双侧海马多点位注射Aβ1~40制备AD大鼠模型)、小剂量组(MCI-186,0.2μg/μl,10μl)、中剂量组(0.5μg/μl,10μl)、大剂量组(0.8μg/μl,10μl)。实验结束后,进行行为学测定,并测定Caspase-3、NF-κB P65基因的mRNA、蛋白表达。结果大剂量组第2~6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经不同剂量(0.2、0.5、0.8μg/μl)MCI-186处理后,Caspase-3和NF-κB P65 mRNA表达降低明显,Caspase-3和NF-κB P65蛋白条带逐渐变细,且随着剂量的增加,Caspase-3和NF-κB P65 mRNA表达降低更明显,蛋白条带逐渐变细。结论 MCI-186能够提高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降低NF-κBp65及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并能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保护神经细胞的目的,以0.8μg/μl MCI-186保护作用更强。
2015年15期 v.35 4191-4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珅;
目的探讨β-蜕皮甾酮(EDS)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症状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260~280 g)采用物理机械刺激法制备实验性牙周炎大鼠模型。将45只成功诱导的牙周炎大鼠模型随机分组(n=15):高剂量EDS(EDS-H)组、低剂量EDS(EDS-L)组及生理盐水(NS)组。EDS-H组与EDS-L组分别腹腔注射20 mg·kg-1·d-1或40 mg·kg-1·d-1EDS;同时选取15只同周龄正常大鼠作对照(C),NS组和C组均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EDS腹腔注射前后分析各组的牙龈指数(GI)和附着水平(AL)来评价症状改善情况;采用试剂盒检测牙龈组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脂质(LPO)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牙龈组织中前列腺素(PG)E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龈沟液中白介素(IL)-6水平;荧光探针DHE染色法及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牙龈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和基金金属蛋白(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NS组的GI和AL、牙龈组织MDA、LPO、PGE2、TNF-α、ROS和MMP2的IOD水平及龈沟液中IL-6水平均升高,CAT活性降低(均P<0.05);给予腹腔注射EDS可改善牙周炎大鼠的以上异常指标(P<0.05),EDS-H组、EDS-L组与C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DS-H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EDS-L组(P<0.05)。结论 EDS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的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牙龈氧化应激、MMP2表达及炎症反应均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
2015年15期 v.35 4194-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赵小松;吴峥峥;钟守国;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组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Ⅲ型胶原(colⅢ)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眼科原发性翼状胬肉46例(进行期30例,静止期16例),术中采集翼状胬肉组织标本作为病例组;视网膜脱离和斜视术中采集正常结膜组织39例作为对照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翼状胬肉组织和正常结膜组织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检测组织Cyclin D1、MMP-3和colⅢ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翼状胬肉头部组织可见明显的增生性血管形成改变,体部组织可见明显变性样改变,浅层基质见粗糙颗粒样嗜酸性物质,深层基质见胶原组织弹力样变粗糙纤维组织。正常结膜组织层次清晰,由排列工整的鳞状上皮细胞组成,基质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胶原纤维平行排列,少量中性粒细胞和毛细血管形成。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病例组Cyclin D1、MMP-3和colⅢ染色结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yclin D1、MMP-3和colⅢ阳性表达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翼状胬肉进行期Cyclin D1、MMP-3和colⅢ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翼状胬肉静止期(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yclin D1与MMP-3、colⅢ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r=0.623,0.712,P<0.05),MMP-3与colⅢ呈明显正相关(r=0.706,P<0.05)。结论通过显著上调Cyclin D1、MMP-3和colⅢ阳性表达以促进翼状胬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三者对翼状胬肉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5年15期 v.35 4197-4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高申;郭梅珍;赵唯贤;
目的探讨疏肝理气方剂逍遥散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个月鼠龄,体重(250±20)g的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采用D-gal腹腔注射和Aβ1~42双侧海马注射联合造模;生理组采用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按上述方法象征性造模。造模完成后,生理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和中药组分别采用奥拉西坦溶液和逍遥散煎剂灌胃。四组均每日1次,连续灌胃28 d,用药体积0.5 ml/100 g。结果经灌胃干预后,中药组水迷宫成绩较模型组提高明显(P<0.01);大鼠海马中蛋白磷酸酶-2A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细胞依赖性蛋白激酶-5、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的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逍遥散通过上调蛋白磷酸酶-2A基因表达和下调细胞依赖性蛋白激酶-5、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基因表达,对凝聚态Aβ1~42peptide诱导的海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大鼠AD模型记忆能力的改善起到了一定影响。
2015年15期 v.35 4199-4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琰;赵莹;刘桂锋;
目的探讨SLC30A8、CDKN2A/2B、HHEX、TCF7L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对中国吉林省长春地区113例T2DM患者及107例正常对照(NC)者SLC30A8基因rs13266634位点、CDKN2A/2B基因rs10811661位点、HHEX基因rs1111875位点、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的SNP进行检测。结果 SLC30A8(rs13266634)CC、CT基因型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B细胞功能(HOMA-B)均低于TT基因型(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高于TT基因型(P<0.05),CC基因型的空腹血糖(FPG)高于TT基因型(P<0.05)。三组CC、CT、TT基因型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N2A/2B(rs10811661)TT、CT基因型的FINS、HOMA-B均低于CC基因型(P<0.05),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TC均高于CC基因型(P<0.05),TT基因型的TG高于CC基因型(P<0.05)。三组CC、CT、TT基因型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EX(rs1111875)GG、GA基因型的FINS、HOMA-B均低于AA基因型(P<0.01),FPG、TC、TG均高于AA基因型,GG基因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AA基因组(P<0.05)。三组GG、GA、AA基因型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30A8基因多态性位点rs13266634、HHEX基因多态性位点rs1111875与T2DM心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DKN2A/2B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811661与T2DM微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015年15期 v.35 4201-4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小茜;何建成;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普陀中心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收住的CHF气阴两虚证患者病例,探讨本病证与发病年龄、性别差异、伴发疾病以及实验室指标等的相关性。结果 CHF气阴两虚证多见于80岁以上的患者;50~69岁的女性患者以及70~79岁之间的男性患者较多发;常并发冠心病、房颤、糖尿病等疾病;中医病名多为胸痹心痛病、心悸病;临床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心悸、下肢浮肿、乏力、寐差、小便量少、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脉细等;心功能Ⅲ级以及BNP>1 006 pg/ml的患者相对较多。结论 CHF气阴两虚证在发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以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特点。
2015年15期 v.35 4205-4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玄磊;朱英杰;黄丽敏;许日昊;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226例(实验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128例(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管壁内径。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1、Apo B水平。结果实验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双侧颈动脉(CCA)内径和颈内动脉(ICA)颅外段内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实验组的HDL-C和Apo A1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TC、TG、LDL-C和Apo 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斑块组TC、TG、LDL-C水平均高于无斑块组,而HDL-C水平低于无斑块组(均P<0.05)。结论血脂各指标水平异常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变重要的观察指标,临床可以通过降低LDL-C和Apo B水平,提高HDL-C和Apo A1水平,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015年15期 v.35 4206-4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陈华;吕妍琨;郝清卿;陈淑霞;谷剑;齐鹏;杜荣品;耿彦平;李燕;于芳;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清妊娠相关蛋白(PAPP-A)等生化指标浓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ACS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值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加用法舒地尔,比较治疗前与治疗4 w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及PAPP-A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BP、DBP、TC、TG、LDL-C、HDL-C、BUN、FPG、Cr、U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TC(4.47±0.83)mmol/L、TG(1.51±0.12)mmol/L、LDL-C(3.15±0.46)mmol/L,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APP-A、CR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PP-A(7.03±2.39)m IU/L、CRP(3.08±1.04)mg/L,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11.36±3.05)m IU/L、(5.77±1.75)mg/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能够更加显著的降低ACS患者的PAPP-A、CRP水平,进一步缓解ACS患者的炎症反应。
2015年15期 v.35 4208-4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红娟;殷泉忠;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1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2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明显升高(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内皮素(ET)和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NO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ET和CRP显著降低,NO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流流变学及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15期 v.35 4210-4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武霞;宋军平;江名芳;王智光;赵世刚;高春桃;邓娜;
目的研究内蒙古准格尔旗中老年人群脉压、脉压指数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统一体检调查。结果 1该项研究的入选人数为72 350人,应答率为88.7%,其中脑卒中2 588人,患病率为3.58%。2随着脉压的增大,脑卒中及其亚型的患病风险均有增高。脑梗死的患病风险在脉压达到51~60 mm Hg时出现显著增高,脑出血的患病风险在脉压达到42~50 mm Hg时出现显著增高。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脑卒中亚型,脉压可能对脑出血的影响更大。3随着脉压指数的增大,脑卒中的患病率有所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压值增大可致脑卒中,脉压与脑梗死、脑出血均有关,但不支持脉压指数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015年15期 v.35 4212-4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毛文文;尹列芬;田伟盟;陈国强;周宁;申政磊;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内皮祖细胞(EPCs)的功能(以黏附细胞数表示为TNE-A)及其数量(以外周血计数表示为TNE),探讨其在老年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30例和老年正常对照1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在培养板内,培养7 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测定;流式细胞仪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血素Ⅰ(FITC-UEA-I)和Di 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 I-ac LDL)双阳性细胞为正常分化的EPCs;胰蛋白酶消化后计数贴壁细胞观察TNE-A计数。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NE计数。结果1老年T2DM患者EPCs的TNE-A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并且血管病变组间也有差异(t=2.185、2.099;P<0.05)。外周血TNE较正常对照组减低(t=2.179;P<0.05),但血管病变各组间无差异(t=1.857;P>0.05)。2随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升高,T2DM老年患者TNE-A以及TNE计数逐渐降低(t=2.872、2.855、2.985、2.861;P<0.01),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2.122、2.103、2.105、2.175;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NE-A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LDL)、舒张压(SBP)、2 h餐后血糖(2 h PBG)、Hb A1c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0.39、-0.21、-0.24,P<0.01或<0.05)。而外周血TNE与空腹血糖(FBG)、Hb A1c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1、-0.267,P<0.05)。4以T2DM为整体,有血管病变为因变量(有=1,无=0),以年龄等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SBP、TNE-A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T2DM老年患者EPCs的黏附功能明显受损,与其血管病变关系较大;而外周血EPCs数目与血管病变关系较小,EPCs生物学功能仍需进一步研究。
2015年15期 v.35 4214-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霞;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CGMS)在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T2DM)血糖异常波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T2DM血糖异常波动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指法测血糖,而实验组采用CGMS,然后根据相应监测结果分别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异常波动的控制效果,并监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血糖(2 h PG)、平均血糖水平(MB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BG、Hb A1c、2 h PBG、MBG、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标准差(SD)、日间平均血糖异常波动幅度(MAGE)等指标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在FBG、Hb A1c、2 h PG、MBG、AUC、SD、MAGE等指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患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GMS较常规血糖监测在改善老年T2DM血糖异常波动治疗中效果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成本较低。
2015年15期 v.35 4217-4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朱小芬;陈波;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ME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应用腺苷和盐酸替罗非班对心功能及心肌微循环的影响作用。方法 117例老年STMEI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9例,在采用球囊颈扩张相关梗死动脉(IRA)后,A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B组腺苷、C组盐酸替罗非班+腺苷,比较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心肌微循环及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PCI术后,A、B、C三组TIMI血流分级差异不显著(P>0.05),CTFC值差异显著(P<0.05),A、B两组CTFC显著高于C组(P<0.05)。PCI术后C组ST段回落>50%例数显著高于A组、B组(P<0.05);PCI术后C组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IRA无复流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术后第7、60、180天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脏指数(CI)测定值均显著优于A组、B组(P<0.05),A组和B组LVEF%、LVEDD、LVESD、CI测定值在术后第7、60、180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STMEI患者在PCI围术期应用腺苷和盐酸替罗非班对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及心肌微循环较单用腺苷或盐酸替罗非班具有更显著的疗效。
2015年15期 v.35 4219-4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付英姿;安刚;吕红君;许建成;张传军;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老年胸痛患者48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98例,非AMI胸痛组192例;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88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标志物c Tn I、CK-MB、Myo的测定。结果 AMI组c Tn I、CK-MB、Myo的血清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非AMI胸痛组和对照组(P<0.05);AMI组c Tn I、CK-MB、Myo的血清水平均在入院3 h后升高,c Tn I、CK-MB血清水平在发病后12~24 h达峰值,Myo的血清水平6 h达峰值;c Tn I血清水平在3 d后仍持续升高;c Tn I、CK-MB、Myo的血清水平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93.2%,比c Tn I、CKMB、Myo的血清水平单独检测的灵敏度(77.5%、75.2%、76.5%)和特异度(86.5%、84.4%、70.3%)均高。结论对于ACS患者来说,c Tn I是早期诊断AMI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微小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为临床诊断AMI、ACS危险分层、判断预后最好的单一诊断指标。c Tn I、CKMB、Myo联合检测避免了Myo、CK-MB持续时间过短的不足;c Tn I对发病后3~7 d再梗死不敏感。c Tn I、CK-MB、Myo联合检测提高了早期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和再梗死的诊断率。
2015年15期 v.35 4221-4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王静;孙彦豹;赵晓玲;任春红;马晓英;马建华;刘坤杰;周志安;边树伟;
目的比较高血压合并抑郁症的老年患者相对于单纯的高血压老年患者的动态血压、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Ang)Ⅱ的改变。方法 12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根据是否伴有抑郁症分为高血压组(对照组62例)和高血压+抑郁症组(观察组5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白昼、夜间及24 h血压及血浆肾素活性(PRA)、AngⅡ、上午Cor(am Cor)、下午(pm Cor)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9.94,P<0.01);观察组白昼(t=3.869,P<0.01)、夜间(t=3.312,P<0.01)及24 h(t=3.684,P<0.01)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AngⅡ(t=2.733,P<0.01)、am Cor(t=4.642,P<0.01)、pm Cor(t=9.152,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m Cor/pm Cor(t=14.16,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Cor、AngⅡ参与了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的病情发生和进展。
2015年15期 v.35 4223-4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黄奕君;郑茵;冯光球;许晋川;李伟;吴智勇;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脉及心室重塑的改善作用。方法老年E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心血管重塑指标、血压指标和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后,实验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和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对照组IMT和IVS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2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3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4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15.79%),但差异不明显(χ2=0.56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EH患者,能够较好地降低血压,改善动脉及心室重塑,不良反应较低。
2015年15期 v.35 4225-4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周颖;冯烈;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内动脉阻力指数(RI)的异常改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2型糖尿病(T2DM)DN患者116例,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 GFR)分组,e GFR<60 ml·min-1·1.73 m-2为A组(40例),60 ml·min-1·1.73 m-2≤e GFR<90 ml·min-1·1.73 m-2为B组(35例),e GFR≥90 ml·min-1·1.73 m-2为C组(41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D组),分析各组之间RI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e GFR的关系,采用ROC获得诊断DN患者肾功能严重损害的RI截断参考值。结果四组RI和IMT呈正相关(r=0.55,P<0.05),RI与e GFR呈负相关(r=-0.42,P<0.05);四组间血管重构率比较存在差异(F=31.12,P<0.05),两两比较发现A组高于其他三组,B组高于C和D两组(P<0.05);血管重构类型比较发现负性重构中随e GFR降低出现增加趋势,但仅有A、B两组分别与D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RI>0.726作为判定DN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的阶段参考值,其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89.4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获取肾内动脉RI能够反映DN患者肾脏局部微血管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重构程度,对患者病情的预测、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均有重要价值。
2015年15期 v.35 4227-4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艳明;吕恒娟;王加良;高凤敏;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曲美他嗪,实验组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BNP的变化情况均明显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积极作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浓度,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15年15期 v.35 4229-4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张晓云;徐力;张小杉;李春艳;段莎莎;苑欣;刘敏;王娟;王春燕;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DR 49例(NDR组),非增殖DR 26例(NPDR组),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组成对照组(HC组)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查,分别测量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静脉(CRV)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平均流速(MV),然后计算每个血管的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与HC组比较,NPDR组OA的EDV和MV显著降低(P<0.05),RI值和PI值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SPCA的PI值NDR组和NPDR组均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NDR组、NPDR组CRA的RI和PI值均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NPDR组CRV的V min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眼部血管循环功能异常存在于早期或者前期DR患者中,这些变化可以通过CDI测定。
2015年15期 v.35 4230-4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政晓果;肖峰;吕敏;李瑞莉;崔明明;陈显达;王利红;陈博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T2DM患者按照年龄、性别、不同肥胖程度分组,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浆CRP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RP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血浆CRP水平随着年龄、肥胖程度增加而升高,且与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水平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浆CRP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015年15期 v.35 4233-4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娟;王牮;张红;李光芸;王晓彦;曹思聪;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老年糖尿病(DM)合并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20例2型DM(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降糖治疗(0.5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帕罗西汀(20 mg/次,1次/d)治疗,疗程为8 w。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糖蛋白(Hb A1c)。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抑郁症状进行评价,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6,8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 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1、4、8周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2,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对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在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能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抑郁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2015年15期 v.35 4235-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马孝湘;程幼夫;王林;刘玉萍;陈晓平;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水平与脂蛋白(a)〔Lp(a)〕及尿微量白蛋白(m ALB)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老年EH患者500例,同时入选同期体检血压正常的老年健康者4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及生化指标、Lp(a)和m ALB水平。根据血压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Lp(a)和m ALB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筛选平均动脉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1Lp(a)水平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升高〔Lp(a):老年EH 1级组(235.3±113.6)mg/L、2级(339.7±157.2)mg/L、3级(405.3±201.6)mg/L〕,各组之间比较以及各组分别与对照组(123.7±66.5)mg/L比较,差异由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m ALB随血压的升高而升高〔m ALB:老年EH1级组(26.3±10.8)mg/L、2级(40.6±15.6)mg/L、3级(91.3±17.1)mg/L〕,各组之间比较以及各组分别与对照组(9.6±5.4)mg/L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3总体老年EH患者血清Lp(a)〔(316.8±149.7)mg/L)〕高于对照组(123.7±66.5)mg/L,总体老年EH患者m ALB(51.2±13.9 mg/L)高于对照组〔(9.6±5.4)mg/L〕(P均<0.05)。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a)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和m ALB呈正相关(r=0.274,P<0.05;r=0.476,P<0.05;r=0.398,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和m ALB是平均动脉压独立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老年EH患者血清Lp(a)和m ALB水平均升高;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血清Lp(a)和m ALB水平逐渐升高;Lp(a)和m ALB是平均动脉压独立的影响因素。
2015年15期 v.35 4237-4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邵西仓;李晓裔;陈戈雨;桂湘芗;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诊断作用,分析MCI患者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和胆碱(Cho)水平;NAA/Cr和NAA/Cho的变化特征。方法对34例MCI患者、18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老年正常对照组(NC)进行NAA、Cr和Cho水平;NAA/Cr和NAA/Cho检测。同时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 MCI组与NC组比较,左额叶皮层NAA水平和NAA/Cr均降低(均P<0.01);左颞叶皮层NAA和NAA/Cr降低(均P<0.05);右顶叶皮层NAA和NAA/Cr均差异不显著(P>0.05);3个脑区的Cr、Cho水平和Cho/Cr均差异不显著(均P>0.05)。AD组与MCI组比较,左额叶、左颞叶和右顶叶皮层NAA和NAA/Cr均降低(P<0.05,P<0.000 1);三个脑区的Cho水平和Cho/Cr均差异不显著(均P>0.05);MCI左额叶和左颞叶皮层的NAA/Cr与神经心理测试各记忆分项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H-MRS检测可以从活体脑代谢物的角度反映MCI从正常老人到AD的过渡状态特征,可以作为MCI诊断的参考指标。
2015年15期 v.35 4240-4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颖;张向阳;陈玉岚;欧阳菊艳;王瑜;王玲;王红;
目的探讨胱硫醚-β-合成酶(CBS T883C)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高血压组患者145例平均年龄(49.23±7.56)岁,正常对照组100例,平均年龄(49.90±10.01)岁。应用特异引物PCR反应检测CBS T833C的基因型。结果两组CBS T833C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CBS 833 CC基因型的体质量指数(BMI)水平高于TT型及CT型(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高血压家族史是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y是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CBS T833C位点突变不是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5年15期 v.35 4242-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海华;李明秋;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6例MCI患者为研究组,136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钙(Ca)、镁(Mg)、硒(Se)、砷(As)、锰(Mn)、铝(Al)、镉(Cd)含量。结果 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u、Zn、Fe含量较低,Mn、Al、Cd含量较高(P<0.05)。2多重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Cu、Zn、Fe含量与Mo CA评分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3,0.712和0.603,P值均为0.000;Mn、Al、Cd含量与Mo CA的评分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4,-0.886,-0.208,P值分别为0.017,0.000,0.015。3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与认知功能相关并具有临床意义的因素有低Zn,高Mn、高Al、高Cd。t值分别为1.990、-3.440、-8.074和5.468,P值分别为0.049、0.001、0.000和0.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Zn、高Al、高Cd是发生MCI的危险因素。结论 MCI的发生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具有相关性。
2015年15期 v.35 4245-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庞伯健;常艳华;
目的分析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LADA患者50例(LADA组),同时选取同期50例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2型DM组)。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的血糖(2 h PG)、空腹、1 h和2 h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胰岛素释放指数(HOMA-IS)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FPG、2 h PG和Hb 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ADA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低于2型DM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方法可通过保护胰岛残余β细胞,对老年LADA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2015年15期 v.35 4247-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陈宏伟;陈良万;戴小福;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老年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16例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64.25±4.49)〕岁;男性12例,女性4例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先进行近心端操作,降温至20℃时,停体外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术中直视植入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主干支架血管近端与替换近端升主动脉的人造血管端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所有患者术中都顺利植入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本组体外循环时间(181.88±26.51)min,心肌阻断时间(81.69±14.58)min,停循环时间(8.75±7.04)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5.19±5.89)min。术后胸腔及心包积液引流量(812.19±357.29)ml。住院期间死亡1例,死因为术后急性肾衰竭。15例患者定期门诊随访,无死亡和需要再次手术病例,无与覆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复查主动脉增强血管CT(CTA)提示:主干支架血管及分支血管通畅,无扭曲,主动脉弓和胸降主动脉假腔部分血栓形成。结论老年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简化主动脉弓部手术,降低手术风险,适合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但手术例数尚少,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2015年15期 v.35 4249-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占峰;赵兴利;陈平;董文征;逄锦峰;只兴龙;罗琪;刘德华;苗壮;
目的探讨老年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对照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采用介入或手术治疗并分析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并发症死亡率等。结果手术夹闭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介入栓塞组(P<0.05);脑积水、术后偏瘫的发生率高于介入组(P<0.05)。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创伤小,侵入性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老年前交通动脉瘤的治疗,较手术夹闭组治疗破裂的老年患者前交通动脉瘤具有明显优势。
2015年15期 v.35 4252-4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艳红;吴秀玲;徐静红;卢宝全;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瘦素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及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3年1至12月在该院急诊科收治的ACI患者165例,治疗前测量其血压、血脂、血糖和血清瘦素水平。根据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三分位分组分为低、中、高水平组,每组55例。均接受常规治疗,评价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的神经功能,并且比较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 (1)低水平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范围为(2.479~4.562)ng/L,中水平组为(4.623~8.328)ng/L,高水平组为(8.468~51.376)ng/L;(2)ACI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体质指数、脑梗死部位、并发疾病以及血脂水平无关(P>0.05),但是与年龄、发病时间以及吸烟有关(P<0.05或P<0.01);(3)低、中、高水平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NIHSS评分与血浆瘦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46,P<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老年ACI的神经功能和临床预后相关。
2015年15期 v.35 4253-4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肖天保;梁宛伶;
目的观察加味五磨饮子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结肠传输功能、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STC患者(气秘型)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加味五磨饮子;对照组30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空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NO、NPY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均有所改善,以治疗组的改善尤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以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较为突出(P<0.05);两组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空率均较治疗前增加,以治疗组提升幅度更为突出(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NPY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血清NO、NPY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尤为显著(P<0.05)。结论加味五磨饮子治疗STC(气秘型)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改善结肠传输功能、降低血清NO、NPY水平相关。
2015年15期 v.35 4256-4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董璇;
目的胸腺肽α1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5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两组均予降血糖基础治疗和抗结核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 1.6 mg,2次/w皮下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 G和Ig M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30%vs.81.48%,P<0.05),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vs.51.85%,P<0.05),且空洞吸收、发热和咳嗽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和Ig A、Ig G、Ig M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均增高,CD4+/CD8+比值增加(P<0.05),且血清Ig G水平亦增高(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且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提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2015年15期 v.35 4258-4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甘伙烨;
目的评估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造成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接受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200例,未接受治疗老年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状况分为对照组和服药组,对各组患者的一般人口资料、消化道出血程度、出血方式、内镜检查特征等相关因素与患者服药类型及(INR)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药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03),且呕血、便血及潜血阳性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24,0.012,0.011),服药组INR≥3患者的比例和出血风险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8),服药组患者在胃窦、胃体及多发性溃疡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35,0.013和0.013),且溃疡面积(大溃疡、小溃疡)较对照组多(P=0.042,0.034),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老年患者服用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可能成为患者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溃疡及不同程度感染的危险因素。
2015年15期 v.35 4260-4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丽娟;栾梅;王子超;
目的探讨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IR)、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以肝脏CT表现符合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轻、中、重度脂肪肝。正常对照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对照组8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瘦素、TNF-α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IR指数(Homa-IR),BMI及腰臀比(WHR)。结果 (1)NAFLD患者FINS,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NAFLD血清Leptin、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瘦素与TNF-α水平在老年人NAFLD中呈正相关性,与肥胖、高血糖及高脂血症、IR密切相关。
2015年15期 v.35 4262-4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艳艳;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ADAMTS-13的表达及与血栓前状态和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为加重组,70例稳定期患者为稳定组;另选取14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70例吸烟者作为吸烟对照组,70例非吸烟者作为非吸烟对照组。比较四组研究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血浆ADAMTS-13和v WF的水平。结果四组研究者吸烟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及吸烟对照组呈逐渐下降趋势;各组间肺功能指标FEV1%、FEV1以及FEV1/FVC%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表现为递增趋势。四组研究者纤维蛋白原、CRP及IL-6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四组研究者血浆v WF及ADAMTS-1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v WF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表现为下降趋势,而ADAMTS-13在四组间表现为上升趋势。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OPD患者血浆ADAMTS-13水平与纤维蛋白原、CRP、IL-6及血浆v WF表现为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是造成其血浆ADAMTS-13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ADAMTS-13水平下降可造成v WF水平升高加重患者的血检前状态。
2015年15期 v.35 4263-4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孔春雨;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最佳时效。方法选取100例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三组,患者均采用奥硝唑、雷贝拉唑和铝碳酸镁标准三联方案,每日用药两次。组1患者服药7 d,组2患者服药10 d,组3患者服药14 d。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愈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组1显著低于组2和组3(均P<0.05),组2和组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1、2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组3(均P<0.05);组1和组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联疗法10 d疗程是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较好实验方案。
2015年15期 v.35 4265-4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谭莉莉;李田阳;李佳林;田媛;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血清五聚蛋白(PTX)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非酒精性脂肪肝性病患者130例(研究组),根据是否合并肝炎分为肝炎组(n=48例)和非肝炎组(n=82例),另选健康体检者130例(对照组),应用Spearman分析PTX3的参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子、ROC对脂肪肝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中PTX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肝炎组显著低于非肝炎组(P<0.05);Spearman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腹腔内脂肪面积(VAT)、腹壁皮下脂肪面积(SAT)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为PTX3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X3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因素,而HOMA-IR、hs-CRP以及SAT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血清PTX3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ROC下面积为0.962,鉴别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最佳截点为1.45 ng/ml。结论血清PTX3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保护因素,能鉴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否合并肝炎。
2015年15期 v.35 4266-4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红霞;党志博;赵长普;党中勤;席玉红;
目的观察消癥止痛膏贴敷时间的长短对缓解肝胆病患者胁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在该科住院的肝胆病胁痛患者180例,按就诊顺序及1∶1∶1分配原则随机分为贴敷4 h组(4 h组)、贴敷8 h组(8 h组)和贴敷12 h组(12 h组)各60例。3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比较不同贴敷时间缓解胁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止痛疗效比较:8 h组止痛疗效明显优于4 h组(P<0.05),与12 h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2证候疗效比较:8 h组患者证候疗效明显优于4 h组(P<0.001),与12 h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肝功能疗效比较:3组肝炎患者在肝功能(ALT、AST、TBIL)改善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在改善ALT、AST方面,8 h组及12 h组均优于4 h组(P<0.05)。4在降低门静脉内经、脾脏厚度及胆囊壁厚度方面,8 h组、12 h组与4 h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8 h组与12 h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5安全性观察:8 h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12 h组(P<0.05),与4 h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癥止痛膏能够有效消除肝胆病患者胁痛症状,加速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促进肝胆病患者肝胆脾彩超病变改善;穴位贴敷时间以8 h为宜,贴敷时间过短不能充分发挥疗效,贴敷时间过长不仅不能增强疗效且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2015年15期 v.35 4268-4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吴航;刘兵;李向辉;李广策;王财东;付秀梅;
目的探讨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对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124例老年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盐酸伊立替康治疗。结果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老年宫颈癌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5年15期 v.35 4270-4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丽萍;贾小林;程俊;孟令占;蔡三;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转移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割放疗组(27例),常规分割放疗组(27例),单纯唑来膦酸组(26例),低分割放疗组给予低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常规分割放疗组给予常规放疗剂量联合唑来膦酸、单纯唑来膦酸组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低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低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骨痛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低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低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卡氏(KPS)评分变化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低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低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镇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发生不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转移癌效果优于单纯唑来膦酸,低分割剂量与常规剂量的治疗效果相当,但低分割剂量治疗周期短、费用低、次数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2015年15期 v.35 4272-4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谢晓华;夏雅仙;周欢珍;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的临床评价。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附属第三医院和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妇科收治的老年女性早期宫颈癌病例(ⅠA2~ⅡA期)91例,其中33例行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开腹组),58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组),比较手术学指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切除各组淋巴结数目及阳性淋巴结数目;术后康复学指标(术后肠功能、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经济学指标(术后住院时间,非计划再次入院及住院总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明显少,肛门排气时间早,盆腔感染及切口感染低,术后住院时间短(均P<0.05)。(2)术中切除淋巴结数目,阳性数目无差异,术后康复学指标和经济学指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结论老年女性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能达到传统开腹根治术的疗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选择。因缺乏长期随访资料,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长远生存质量的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2015年15期 v.35 4274-4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郑锦花;杨浩;纪滨英;王硕;
目的探讨胃酶样天冬氨酸蛋白酶(Napsin)A和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在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Napsin A和TTF-1在80例肿瘤性胸腔积液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Napsin A和TTF-1在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密切相关(P<0.05);(2)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Napsin A和TTF-1的表达与肺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应用胸水沉渣包埋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apsin A和TTF-1的阳性表达在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2015年15期 v.35 4277-4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萌;彭利;乔治斌;何洪涛;周烨;梁占强;徐卓;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肝细胞癌及20例正常肝组织中PPAR-γ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PPAR-γ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5.6%,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15.0%,P<0.05);P38MAPK蛋白的高表达率为64.9%,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14.3%,P<0.05)。PPAR-γ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及TNM分期有关(P<0.05);P38MAPK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侵及周围脏器或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PAR-γ与P38MAPK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78,P=0.004)。P38MAPK蛋白和PPAR-γ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无关。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PAR-γ与P38MAPK蛋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2015年15期 v.35 4278-4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宇明;张文云;房勤茂;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49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非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49例设为对照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被检人员的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以及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水平,并且应用二维斑点超声技术测定各房壁的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平均应变率(m SRe)、舒张晚期峰值平均应变率(m SRa)以及收缩期峰值平均应变率(m SRs)水平。结果观察组LAAEF、LAPEF、LAEF都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LAVmin、LAVmax、LAVpre都高于对照组(P<0.01)。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m SRs、m SRe下降,m SRa上升(P<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房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发生的变化,从而有利于早期展开治疗。
2015年15期 v.35 4307-4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清颜;
目的探讨γ干扰素及其诱导蛋白(IP)-10在不同临床阶段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老年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160例该院诊断为慢性HBV感染的老年患者,根据疾病不同时期分为耐受组(免疫耐受期)、活动组(免疫活动期)及重型组(重型HBV)。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及γ干扰素、IP-10水平。结果耐受组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HBV-DNA均低于活动组与重型组(P<0.05);活动组均低于重型组(P<0.05)。耐受组γ干扰素及IP-10水平均低于活动组与重型组(P<0.05);活动组均低于重型组(P<0.05)。γ干扰素及IP-10与ALT、AST、TBil、HBV-DNA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γ干扰素及IP-10通过免疫反应参与了慢性HBV感染的病理损伤过程,且与肝组织的损伤存在密切相关性,在探索性研究中可进一步深入以期寻找到更理想的治疗靶点。
2015年15期 v.35 4308-4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羽龙;丁长锐;
目的评价润燥止痒胶囊联合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患者52.5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持续时间、瘙痒程度及发生频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15年15期 v.35 4310-4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陆雪松;王海贤;周曙;陆兵勋;夏扬;马明;
目的观察中老年简笔画面孔表情识别事件相关电位(ERP)的特征。方法采用正性、中性、负性三种表情面孔的简笔画图片作为刺激物,13名中老年受试者(男8名,女5名,年龄40~65岁)和13名青年受试者(男9名,女4名,年龄21~30岁),执行表情面孔隐含识别的ERP,比较两年龄组表情面孔识别的平均反应时间和正确率及N170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结果中老年组面孔识别平均反应时间、正确率较对照组延长,N170潜伏期和波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不同表情面孔的简笔画图片识别,中老年人呈现出衰退特征,但中老年人在早期面孔脑加工的结构编码阶段与青年人相比尚无明显的差别。
2015年15期 v.35 4312-4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丹娜;王丰;张帆;孙忠人;李晓陵;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f MRI)成像技术探讨高血压患者穴位针刺中枢降压的机制。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16例,选取右侧太溪穴,应用f MRI成像技术分别采集静息态与针刺态影像资料。结果针刺太溪穴与静息态相比较脑内血氧水平依赖成像技术(BOLD)信号升高脑区包括双侧颞上回(BA22)、双侧岛叶(BA13)、左侧颞中回(BA21)、右侧额下回(BA4)、双侧中部扣带回(BA32、BA24)、左侧丘脑、脑干;脑内BOLD信号降低脑区包括右侧海马、海马旁回及杏仁核(BA27、BA35、BA36)、右侧侧脑室周围;与静息态相比较,针刺状态下以上激活脑区BOLD信号强度变化较大(P<0.01)。结论针刺太溪穴可引起脑内血压调节点及其相关脑区激活,具有中枢降压效应。
2015年15期 v.35 4314-4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李圣楠;
目的对1 667例老年内科住院患者主要疾病进行分析,为老年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 667例老年患者,根据年龄段分65~79岁680例,≥80岁987例,比较两年龄段间常见疾病的差别。结果常见疾病按疾病类型所占比例排名前5位的是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65~79岁与≥80岁相比,排名一致。疾病患病率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上肺炎、冠心病、消化道肿瘤、高血压、糖尿病;65~79岁排名前5位的疾病是肺炎、冠心病、消化道肿瘤、高血压、糖尿病;≥80岁排名前5位的疾病是肺炎、冠心病、高血压、消化道肿瘤、泌尿系肿瘤。肺部感染在≥80岁患者中患病率显著高于65~79岁(P<0.01),而胆道感染的患病率65~79岁则高于≥80岁患者(P<0.01);消化道肿瘤及糖尿病患病率65~79岁则高于≥80岁患者(P<0.01)。结论老年患者应重视肺部感染、冠心病及消化道肿瘤的预防,对高龄患者,更应加强对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救治。
2015年15期 v.35 4316-4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杨洪;徐文举;郭蕾;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肺复张治疗严重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严重烧伤并发ARDS患者60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肺复张(RM)进行治疗。分别测定联合RM前、RM24 h和RM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并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联合RM前、RM 24 h和RM后患者p 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的总体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分压(Pa O2)和氧合指数(OI)的总体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RM 24h和RM后Pa O2和OI的值均高于RM前(P<0.01)。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排血量(CO)的总体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总体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M 24 h和RM后EVLWI均低于肺复张前(P<0.01)。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RM治疗能够改善严重烧伤并发ARDS患者的Pa O2和OI,降低EVLWI,是治疗该患者的有效方法。
2015年15期 v.35 4318-4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尹殿胜;李晓华;王作书;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应用于老年人烧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rh GH,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第7、14天,研究组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 GH应用于老年人烧伤患者治疗可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15期 v.35 4320-4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炜;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应用于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92例老年细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于该院收治的非感染性疾病48例老年患者作为其对照组。采取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方法进行血清PCT的测定,采取免疫扩散试验对CRP进行测定。并且分析其测定的结果。当PCT检测值>0.5μg/L时表明为阳性。当CRP检测值>10 mg/L时表明为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PCT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观察组的血清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血清PCT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比CRP检查的效果好,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PCT比CRP应用于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更好的效果,对于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当中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实施血清PCT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5年15期 v.35 4321-4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晓彦;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图及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期脑缺血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脑电图、P300的检测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 1研究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脑电图β、δ、θ的功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α的功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经早期康复干预后,P300潜伏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4研究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缺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促使脑细胞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适于应用与推广。
2015年15期 v.35 4323-4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华;李洋;付丽敏;
目的探讨河北省老年人的体质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描述河北省老年人第3次体质检测结果,对不同年龄、城乡间老年人体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老年男、女体质水平要优于2005年老年男、女,但河北省老年男、女体质综合评价得分均值水平一般,仅处于及格水平;2010年老年男、女体质状况都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身体各器官的表现以退行性变为主;城乡间对老年男、女各项身体指标比较,城市老年人在柔韧性、力量、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均优于农村老年人。结论各级政府要关注和重视城乡老年人体质差异现状,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投资。
2015年15期 v.35 4325-4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国强;王秀阁;米佳;赵芸芸;
目的探讨中药通痹汤外用熏洗疗法配合针刺疗法联合治疗0级糖尿病足(DF)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0级DF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通痹汤外用熏洗和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连续应用8 w,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通痹汤熏洗配合针刺治疗0级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15期 v.35 4327-4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军;张艺;朱晓晖;崔世维;黄新中;董建成;
目的调查社区中老年脑血管病人群发病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的分布,并建立脑血管病信息化专项模块,为社区长期集中管理建立基础。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南通市学田社区266例中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患病情况及脑血管病类型、危险因素、生活方式等;对其中114例进行脑血管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并比较随访结果。结果脑血管病发病情况:脑梗死55.6%,脑卒中复发20.7%,脑卒中后遗症30.8%,其中肢体残障占81.8%。危险因素分布:高血压207例,51.2%经常监测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81例,有39.5%规律监测血糖;心脏病85例,其中心绞痛占61.2%,高脂血症71例,吸烟史78例,饮酒史61例,颈动脉狭窄40例,家族史107例。平均收缩压和每周锻炼平均时间随访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脑血管病人群脑梗死发病率最高,高血压为首要危险因素,社区脑血管病防治中应加强对高血压的监控;在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立脑血管病专项模块,可以进一步完善社区慢性病管理。
2015年15期 v.35 4329-4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景丽伟;张田;邢凤梅;汪凤兰;张小丽;庒雅娟;张超;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干预的方法对housebound老年人抑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河北省唐山市钓鱼台社区和保定市中华小区,将两个社区中213名housebound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107和对照组106人。干预组按照奥马哈干预系统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干预的0、6个月用老年抑郁评价量表、ADL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抑郁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得15~21分的老年人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干预可以减轻老年人的抑郁状态,改善其ADL情况,将为老年人社区保健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2015年15期 v.35 4331-4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侯保秋;裴玉萍;
目的评估运用Maslow理论干预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8例脑出血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及Maslow理论干预,对干预后2、4 w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SAS评分术后4 w后较2 w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术后4 w后较2 w有显著改善(P<0.05)且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术后4 w体质评分较2 w有显著性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4 w认知能力、心理及情绪及体质等均较术后2 w显著改善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4 w Barthel指数及Fugl-Myer积分法(FAM)较术后2 w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4 w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Maslow理论干预是老年患者的重要方式。
2015年15期 v.35 4333-4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绍芳;李小平;葛淼;何进伟;薛然尹;谷琳琳;周文华;姜吉琳;
目的探讨健康中老年高峰充盈率(PFR)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32个城市66个单位测定的2 770例健康中老年PFR参考值,应用SPSS19.0软件,综合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与9项地理指标的关系,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因子分析模拟出最优预测模型,最终绘制健康中老年的PFR空间分布图。结果发现健康中老年PFR参考值与地理指标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因子预测模型,得出健康中老年PFR参考值的预测模型为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论通过中国某地的地理环境指标值,运用该模型就可以计算出该地健康中老年PFR预测参考值,也可以从地理分布图中得到我国某地健康中老年PFR参考值。
2015年15期 v.35 4335-4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晓芹;郑德伟;
目的了解潍坊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抽取的250名潍坊5个县市区的老年人进行个别调查。结果 1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总体阳性检出率为58.4%。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小学和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02);在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上显著高于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5),在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上高于小学文化程度(P<0.05)。3独居老年人在强迫、抑郁和睡眠与饮食上显著高于非独居的老年人(P<0.05,P<0.01);有疾病农村老年人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睡眠与饮食7个症状上得分显著高于无疾病的老年人(P均<0.05);不从事劳动的老年人10个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从事劳动的老年人(P<0.01),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焦虑症状得分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P<0.05)。4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神经质都呈显著正相关,与撒谎的人格特征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除强迫症状外,其他因子与精神质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模型的是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结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高,文化程度,独居、疾病、劳动状态、参加活动和人格特征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而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能够预测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2015年15期 v.35 4339-4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永学;李丽;黄晓芳;阳波;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07、2008、2009年5月进行慢性病问卷调查,调查当天在华西医科大学体检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结果 60岁以上成都市干部人群患病率为92.68%。其中患1种慢性病的占24.39%,同时患2种33.15%,患3种及以上35.14%。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排位前11位的疾病中,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胆囊炎胆结石与年龄组呈线性上升趋势,但脂肪肝、高脂血症和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痛风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胆囊炎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2007~2009年3年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值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血糖、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及尿素氮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3年间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患病谱前3顺位均为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有所下降,糖尿病有所上升。结论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以代谢性疾病和血管性疾病为主,多病共存成为老年慢性病的特点。
2015年15期 v.35 4341-4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廖标;蒋陈敏斯;郭时印;
目的对不同养老模式下长沙市老年人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进行调查,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长沙市随机抽取3所公办福利院、3所民办养老院和3个社区,共计443名60岁以上老年人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整体知晓率约在55%左右,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8.23±2.51,其中营养素与疾病预防类、食物搭配与合理膳食两类的整体得分率比较低。营养态度平均得分为3.96±0.73。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的老年人,营养态度得分上存在差异(P<0.05)。营养行为上,有158名老年人日常饮食口味偏咸,占35.6%;有178名老年人当前有服用营养补充剂情况,占40.1%;有314名老年人在选择食物时首要考虑"营养价值"因素,占70.9%。结论老年人营养知识知晓率低,营养态度有待改进并存在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对老年人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营养教育宣讲,对促进老年人平衡膳食,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2015年15期 v.35 4343-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蒋华;朱水华;刘涛;
目的探讨江西省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江西省赣南、赣中、赣北地区选取4个自然村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ADL量表对调查对象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采取结构式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18名农村老人,116名为留守老人,占53.2%。留守老人的ADL、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老人,但仅在PSMS有统计学差异(P=0.010)。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身体状况和留守状态与ADL得分相关;除上述三个因素外,经济状况也与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得分相关(P=0.014),而工具性ADL量表得分则只与年龄和身体状况相关(P<0.001)。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差、经济状况差以及留守的老人,日常生活能力较差。结论农村经济水平的相对低下,农村老年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其生活质量及照料问题尤为突出,应受到全社会的更广泛和密切关注。
2015年15期 v.35 4346-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倪宏竹;
<正>晨练不仅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而且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1〕。根据生物钟学的调查证实:早晨是人体生物钟处于上升、加快阶段,老年人晨练能促使生物钟再加快,形成了"快上加快"的局面,从而使生物钟运转过快而"错点"。如心脏病等好发于早晨,再"加快"就会带来危险。所以练习者必须具备有科学晨练的知识和正确的晨练习惯。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洛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参与晨练活动
2015年15期 v.35 4349-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敏;
<正>根据老年人口信息和老年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16区县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前三位的为朝阳、海淀和西城,分别为42.8万人、38.1万人和30.3万人,占北京市老年人44.86%;再加上东城、丰台和石景山,共6个中心城区承担了66.4%的户籍老年人〔1〕。关于北京市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研究主要以个别行政区或社区为基础进行,如对
2015年15期 v.35 4350-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童丽灵;林白浪;
<正>有效的预防跌倒计划实施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率和减轻跌倒后的损伤程度和死亡率〔1〕,它注重跌倒的预防和管理及系统评价,也包括增加预防跌倒的知识;增加强度训练,平衡训练活动;锻炼独立使用辅助设备/使用辅助设备增加自理能力及减少因跌倒造成的心理伤害严重程度〔2〕。本文评估新加坡住院病人跌倒预防策略实施效果。
2015年15期 v.35 4352-4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水华;蒋华;
<正>我国农村人口占有80%,但农村养老照护资源却十分匮乏,养老的核心是照护。社会转型期很多事务不成熟,农村老年人照护得不到很好满足现象时有发生。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对湖北、浙江、福建和江西等4省农村的7个自然村300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访谈。1.2调查方法和内容调查内容涉及年龄、文化程度、子女个数、居住方式、家庭成员情感状况等21个项目。
2015年15期 v.35 4353-4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丽书;张柏秋;郑昌盛;
<正>原发性肝癌(HCC)破裂出血HCC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26%〔1〕,死亡率高达33%~67%〔2〕,占HCC患者死亡率的9%~10%〔3〕,急性行肝动脉栓塞术(TAE)可以有效抢救患者生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的HCC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TAE抢救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11例
2015年15期 v.35 4355-4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孟庆玲;
<正>老年期抑郁患者的药物治疗非常棘手。多数抗抑郁药物都存在加重老年病的副作用,尤其是会造成骨质疏松(OP),OP一旦形成就很难缓解〔1〕。本文拟观察阿仑膦酸钠联用舍曲林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骨质量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理科老年抑郁症患者108例,65~82岁,平均68.2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方案第三版(CCMD-3)抑郁症的诊
2015年15期 v.35 4356-4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新芳;董凯霞;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人群中十分常见〔1〕。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存在细胞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状况,对视神经、血管微循环产生极大的影响〔2〕,是诱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原因。笔者在临床上发现硫辛酸胶囊在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液循环、延缓患者病情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拟探讨硫酸锌治疗老年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
2015年15期 v.35 4357-4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红芹;安伟;王金国;马智勇;
<正>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其直接导致患者的进行性排尿困难,而长期的排尿困难又进而造成并发腹股沟疝。本文就本院行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联合疝修补术治疗BPH并发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例(13侧),年龄58~82岁,中位年龄72岁。前列腺估重为54~104 g,平均77.2 g。国际前列
2015年15期 v.35 4359-4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东波;沙鹏;
<正>眼睛的功能也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减退,特别是低视力的发生率更为明显。本研究旨在观察运动对中老年视力变化的干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3年4~5月在某高校体检中筛选出能身体健康并能参加正常运动退休教职工120例,其中近视:男28例,平均年龄(60±5.2)岁;女32例,平均年龄(55±5.1)岁;视力正常:男31例,平均年龄(60±5.3)岁;女29例,平均
2015年15期 v.35 4360-4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晓荷;唐少华;
<正>临床常见的浆膜腔积液包括胸、腹水及心包积液,正常情况下壁层浆膜分泌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病理情况浆膜腔积液增多引发临床相应病症,感染及肿瘤为引起浆膜腔积液的重要因素〔1〕,其性质的鉴别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前提,也是临床的难点,细胞学检查及细菌培养为临床传统的鉴别方法,方法学的局限性诸如形态学的非典型性及培养的阳性率过低也是造成临床漏诊因素之一〔2〕,本研究旨在探讨腺苷脱氨酶
2015年15期 v.35 4361-4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晔;张泽明;李峥;赵学琴;杨卫;陈露;
<正>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作为一项已问世65年的技术〔1〕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作用已得到认可,但关于使用TBNA检查对肺癌患者纵隔肿大淋巴结进行性质判定时,对不同部位淋巴结穿刺多少针数即可达到最高诊断率,以尽可能减少患者花费及操作时间,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探讨纵隔淋巴结CT阳性患者行TBNA检查时对目标淋巴结穿刺的最佳针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支气管镜室
2015年15期 v.35 4363-4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金容;
<正>科学锻炼、饮食调节是增强体质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手段,但也着重强调了锻炼方法及负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尤其快速跑、跆拳道等负荷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老年人体力往往无能为力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对健康不利〔1〕。太极拳运动是一种讲究松静自然、动静结合、天人合一的拳种,适合老年人作为健身手段。黄芪具有镇静中枢神经系统、清除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补气固表、抗衰老和较广泛的抗菌等作用。本研究拟观察黄芪汤联合长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女
2015年15期 v.35 4364-4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倩;谭鹤长;
<正>首发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老年肾活检患者约占35.7%~66.7%〔1,2〕。本研究分析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分析。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05年4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行肾活检的老年患者121例,其中男67例,女54例,年龄60~83〔平均(67.8±5.5)〕岁。膜性肾病42例、轻微/微小病变型肾病31例、非Ig 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
2015年15期 v.35 4366-4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尚晓静;宋春青;邵海琳;徐东红;刘跃;
<正>肺脏是糖尿病攻击的靶器官之一,糖尿病引起的肺损害主要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本文研究糖尿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1资料及方法1.1研究对象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肺功能室行肺功能测定的住院患者中选取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病程0.5~30〔平均(10.05±9.6)〕年,
2015年15期 v.35 4367-4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姜喜远;谢远哲;王艳华;沈丕杰;
<正>腹膜假性黏液瘤(PM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主要源于阑尾黏液囊肿、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为一种低度恶性病变。产生黏液的腺癌或囊肿破裂,瘤细胞不经淋巴管或血管扩散,而种植于腹膜或腹腔内脏器表面形成弥漫性转移灶,一般不发生脏器实质性浸润。病灶破裂聚集于腹腔中成为胶冻样黏液,导致腹腔广泛种植并不断产生黏液性物质,纤维组织增生产生广泛粘连。目前,临床上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去除病因。但该病在术后极容易复发,如何降
2015年15期 v.35 4369-4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晨;辛秀琴;孟广平;孟珊珊;白玥;张捷;
<正>肺血栓栓塞症(PTE)指来自右心或静脉系统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疾病,通常所说的肺栓塞即指PTE。急性PTE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漏诊、误诊率高。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76例PTE病人,男91例(51.7%),女85例(48.3%),年龄23~84
2015年15期 v.35 4370-4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翔;白洁;
<正>毒品成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有关成瘾机制的研究较多,目前尚未有治疗毒品成瘾的有效途径。尽管世界各国努力减少非法毒品的使用,但毒品使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成瘾行为是一种额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和习惯性,其核心行为特征是强迫性用药和强迫性觅药行为,与毒品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而造成的兴奋性有关。可卡因具有较强兴奋作用的药物,可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从而抑制多巴胺的重摄取,导致大脑内多巴胺浓度增高,从而产生欣快感〔2〕。使用多巴胺能
2015年15期 v.35 4372-4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宣敏;程飚;
<正>人们对于衰老的机制提出了许多学说,如衰老基因学说、自由基学说、线粒体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及细胞凋亡学说、端粒学说等理论〔1〕。事实上是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衰老的问题,既有机体的整体水平、也有器官水平,甚至涉及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一般将皮肤的衰老主要分为自然衰老和环境老化两种形式,其中日光紫外线(UV)长期反复的照射是环境中影响皮肤衰老的最重要因素,又称光老化。主要表现为暴露部位粗糙、皱纹加深加粗、不规则性色素沉着、血管扩张、表皮角
2015年15期 v.35 4375-4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0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范致星;杨简;杨超君;
<正>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冠心病(CHD)最重要的策略,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的患者更为重要,在临床治疗中,及时的抗血小板治疗可明显减低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风险〔1〕。PCI后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常规,现行国内外指南建议,PCI术后患者均需接受12个月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其他噻吩吡啶类药物)的DAPT治疗〔2〕。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6个月
2015年15期 v.35 4381-4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郭垠利;白洁;
<正>脊髓损伤(SCI)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1〕。炎性因子、活性氧、兴奋性毒性和代谢异常是导致继发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正常或病理条件下,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两条通路的激活均能够诱导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本文就PTEN/PI3K和MAPK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
2015年15期 v.35 4382-4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龙梓;
<正>大豆异黄酮(SI)主要活性成分有染料木黄酮(GEN),大豆黄素(DAI),黄豆黄素(GLY)等,大部分与糖结合以糖苷形式存在。大量研究显示,SI对人类有多种益处:调节血脂从而降低冠心病发生风险,防治骨质疏松,防治恶性肿瘤及神经保护作用等〔1,2〕。SI能够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具有弱的雌激素活性,被称为植物雌激素。近年来发现DAI的体内代谢产物雌马酚的亲和力和雌激素样生物活性均较DAI强,受到学者的关
2015年15期 v.35 4385-4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苗苗;安莲华;张红梅;左程;刘鑫;姜宏宇;
<正>传统上,普遍认为脂肪组织为能源仓库,由于肥胖和代谢疾病发病率的迅速增加,脂肪组织也获得了巨大的研究价值,其分泌的脂肪因子除了调节脂肪存储和养分平衡,还参与了胰岛素抵抗(IR)、糖脂代谢、炎症调节等病理生理过程。21世纪,糖尿病已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而其大血管并发症,即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较突出的部分脂肪因子作一综述,以阐述其对该病理过程的影响。
2015年15期 v.35 4388-4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张超;赵术涛;刘昊;宋晓光;李新宇;杜春梅;王旭东;
<正>胃小细胞癌是胃恶性肿瘤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大约能占到胃恶性肿瘤的0.6%〔1〕。原发性胃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类似于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相比对化疗更加不敏感,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2〕。本文从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诊治胃小细胞癌提供参考。1病理胃小细胞癌的组织病理形态可分为:(1)单纯性胃小细胞
2015年15期 v.35 4390-4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芬;陈秋惠;张医芝;
<正>头晕、眩晕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患者主诉,各科室医师在门诊、病房均常遇见,属于症状学诊断。长期以来,头晕都缺乏明确的、规范的定义,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多将头晕、眩晕视为同义词。Drachman等〔1〕将头晕定义为非特异性的一组症状,依据症状性质,它包括了眩晕、晕厥前、失衡和(或)不稳及非特异的头重脚轻。我国头晕诊断流程建议专家组于2009年采用了该定义〔2〕。2009年Barany协会(国际著名的头晕眩晕
2015年15期 v.35 4392-4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王芹;吴捷;谷莉;王雪艳;
<正>当个体进入老年期以后,伴随着生理功能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无可避免地面临着认知功能、感知系统和身体健康的逐渐衰退及社会关系的丧失〔1〕。老年人往往被认为是悲哀的、孤独无望的,甚至那些拥有高水平生活满意度的老年人也相信其他大多数同辈人生活得并不幸福〔2〕。然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上述消极的观点并不准确,虽然老年人面临更多的丧失、挫折和冲突,但是总的来说,较之年轻人,老年人体验到更高水平的情感健康状态,随着个体的老化,消极情绪体验减少,积极情
2015年15期 v.35 4394-4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叶子婧;孙中艮;
<正>本文从财政角度探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困难及解决出路。1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与现状长期护理是指为那些因残疾、疾病和年老等原因而丧失日常生活能力的人提供长期的照顾或护理,从而使这部分人获得有质量的生活。把这种长期护理以保险的形式确定下来,即长期护理保险〔1〕。长期护理保险产生和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人口老龄化。西方发达国家伴随着经济高度发达,1864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进入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国家。首先,长期护理保险
2015年15期 v.35 4398-4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吴柳松;钱民章;
<正>1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简介Seidah等〔1〕在研究神经元发育分化时发现一个新基因,称为PCSK9,该基因编码是一种前蛋白转化酶,名为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转化酶1(NARC)-1,该酶参与肝细胞发育再生和神经细胞分化〔1〕。后续研究发现,PCSK9蛋白能靶向降解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LDLR),与脂质代谢、异常胆固醇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密切关系。
2015年15期 v.35 4401-4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敏;王强;宋宇哲;董丽华;刘百龙;
<正>自噬不同于凋亡。在自噬过程中,先于核的改变,包括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等发生降解,但细胞骨架成分(中间丝和微丝)却大部分保存;而典型的凋亡细胞骨架成分在早期即有破坏,且表现为细胞质的固缩和细胞器的保留〔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1自噬的过程自噬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2~4〕:(1)自噬体的初步形成:通常在线粒体和内质网连接部位,细胞膜或其他胞质的细胞器
2015年15期 v.35 4404-4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泳立;田华琴;李宏良;杨耀林;梁贵文;陈学彰;黄小青;王斌;王艳杰;
<正>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一种新型免疫活性细胞,最早是Schmidt-Wolf等〔1〕研究小组研制,通过干扰素(IFN)-γ,CD3单抗、白细胞介素(IL)-2诱导出CIK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在带有弥漫性组织淋巴瘤细胞(SUDHL)-4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OCI-Ly)8淋巴瘤细胞株的C.B-17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上使用CIK细胞
2015年15期 v.35 4406-4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福霞;刘海霞;陈文峰;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与死亡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DN,其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速度比一般肾脏疾病快14倍之多〔1〕。研究显示〔2〕,老年人DN发生率较高,与病程呈正相关,65岁后起病的糖尿病患者出现肾病的病程比65岁以前发病者的病程平均短6.4年。因此,早期防治并延缓老年DN的策略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的研究证实〔3,4〕,血管紧张素(Ang)Ⅱ受体(AngⅡR)拮
2015年15期 v.35 4409-4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瑞莲;屈红林;
<正>足底筋膜炎,又称作跖筋膜炎,比较典型的症状是晨起下床足部触地后或久坐后步行时出现剧烈疼痛,在行走数步后有所缓解,但步行距离过长或站立时间较久后,疼痛加剧,病情严重者在站立位休息时也有疼痛感。足底筋膜炎好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男女无明显差别。该疾病也多见于运动引起的足底筋膜的慢性损伤,其病因可能与经常长时间走路或健步走、登山、徒步旅行等活动密切相关,因为连续长时间行走,较容易引起足底慢性损伤,尤其是肥胖、长时间负重站立、扁平
2015年15期 v.35 4411-4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9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李伟;李芳;高前进;
<正>研究证明规律的渐进性抗阻力训练可以发展肌肉力量和使肌肉肥大,增加骨量〔1,2〕。另外,抗阻力训练在减脂肪方面甚至比有氧运动更有优势〔3〕。有氧运动主要增强心肺功能。近年研究〔4〕表明抗阻力训练对肌肉骨骼系统包括这些脆弱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有显著益处。抗阻力训练和有氧运动训练结合对代谢综合征(MS)的防治可以产生最大的益处。本文对抗阻力训练对MS、肌肉衰减征和骨质疏松的影响进行综述。
2015年15期 v.35 4414-4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