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研究

  •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肝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郭娟;陈国勇;杨霄;谢辉;郭凯;曹巍;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对肝移植术后细菌性中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2例行肝脏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中老年患者,将其分为细菌性肺炎感染组和非细菌性肺炎感染组。提取两组患者发热初期及48 h血清,检测PCT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并比较两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结果 PCT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细菌性肺炎患者与非细菌性肺炎患者中的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表明细菌性肺炎组和非细菌性肺炎组发热初期PCT和CRP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差;但患者病情发展48 h后,PCT比CRP表现出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00%vs 86%,87%vs 71%,P<0.05)。结论 PCT比CRP更能灵敏地检测到肝移植术后患者细菌性肺炎的发展及预后。

    2014年22期 v.34 6245-6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调节性T细胞、辅助T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降低中的作用

    王成阳;刘向国;彭青和;李达;季乔雪;王传博;李泽庚;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T细胞(Th)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肺功能仪观察COPD患者肺功能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白介素(IL)-4、IL-17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OPD患者肺功能参数降低,6 min步行距离缩短,血清IL-4、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降低,而血清IFN-γ、IL-17升高(P<0.05或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Treg与IL-17呈负相关,IL-17、IFN-γ与IL-4呈负相关;Treg与IL-4呈正相关,IFN-γ与Th1/Th2、IL-17呈正相关;最大呼气流量(PEF)与IL-17呈负相关,FEV1/FVC与IFN-γ、Th1/Th2呈负相关;FEV1与IL-4、Treg呈正相关,FEV1/FVC与Treg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COPD患者Treg表达降低,免疫抑制功能明显下降,失去对炎性细胞的抑制作用,引起Th1/Th2失衡或Th17细胞过表达,导致COPD发生和肺功能降低。

    2014年22期 v.34 6247-6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氯酸与血清同型半脱氯酸的相关性

    佘瑞芳;刘建华;周彦;伏兵;钱明月;张照婷;陈皆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分(NIHSS)得分,分为轻、中及重型三个亚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DMA浓度;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y浓度。比较组间血浆ADMA及血清Hcy水平;分析血浆ADMA与血清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各亚组及对照组血浆ADMA浓度分别为[(48.69±33.27);(62.69±28.80);(83.58±21.27);(21.93±7.03)μmol/L],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浓度分别为[(12.99±8.78);(15.99±7.74);(22.16±7.35);(11.97±4.87)μmol/L],轻型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重型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血浆ADMA与血清Hcy水平存在正相关(r=0.885,P=0.000)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浆ADMA与血清Hcy水平呈线性趋势(B=2.404,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DMA、血清Hcy水平均升高,且血浆ADMA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

    2014年22期 v.34 6250-6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持续负压冲洗引流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手术部位急性期感染的疗效及机制

    陶庆松;陈尧;王宝偲;郑宇;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手术部位急性期感染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40例手术部位感染急性期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使用持续负压冲洗引流,B组给予常规换药。记录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检测治疗前后各组创面肉芽组织中炎症介质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结果 2 w后治愈率(45%vs 15%,P=0.038)、好转率(80%vs 40%,P=0.01),A组明显优于B组。治疗后表皮生长因子EGF mRNA水平A组显著高于B组(P<0.001)。手术感染部位最终愈合时间A组显著缩短〔(17±6)vs(26±10)d,P=0.003〕。结论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对老年糖尿病手术部位感染急性期治疗的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创面炎症介质、促进EGF表达有关。

    2014年22期 v.34 6252-6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不同化疗方案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

    吴康;赵倩;

    目的比较不同化疗方案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共收集198例Ⅱc~Ⅳ期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别采用TP及PAC方案化疗。每次化疗前均测定血清CA125水平,计算CA125半衰期及最低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各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变化与生存期进行比较。结果两种不同化疗方案的患者CA125半衰期及最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25半衰期≤14 d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半衰期>14 d的患者(P<0.000 1);CA125最低值≤15 U/ml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最低值>15 U/ml的患者(P<0.000 1)。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残存病灶、CA125半衰期及CA125最低值是晚期卵巢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 TP与PAC方案化疗对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半衰期及最低值影响无明显差异,CA125半衰期及最低值是晚期卵巢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

    2014年22期 v.34 6254-6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剂量

    杨洪洪;梁翠格;杜文华;王月丽;李文侠;董庆玉;刘晓萌;公倩;潘振宇;高冠起;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基础-餐时胰岛素剂量。方法对169例住院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每日多次皮下注射(MDI)组89例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组80例,比较两组胰岛素量、基础量-餐前量及比例。结果血糖稳定达标后,MDI组胰岛素另为(35.88±9.54)U/d、(0.57±0.17)U·kg-1·d-1,基础量和餐前量分别占(49.70±8.69)%和(50.30±8.69)%,低血糖发生率6.47%。CSII组胰岛素量为(32.23±9.71)U/d、(0.51±0.19)U·kg-1·d-1,基础量和餐前量分别占(68.30±7.75)%和(31.70±7.75)%,低血糖发生率1.2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CSII组比MDI组基础量显著增加,胰岛素总量减少,达到控制血糖和减少低血糖的目的。

    2014年22期 v.34 6256-6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系统评价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马丽虹;李可建;

    目的系统评价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根据临床异质性的可能方面分层分析异质性来源。结果 10项研究符合选择标准,总有效率比较的相对危险度RR(99%的可信区间)为1.25(1.14~1.38),NNT(99%CI)为5.56(3.85~9.09),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的WMD(99%CI)为-2.79(-6.82~1.2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的WMD(99%CI)为4.60(2.49~6.71)。结论现有临床证据提示,脉络宁注射液有益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14年22期 v.34 6258-6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

    毛敏;王革;廖明燕;王利;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诊治的51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20例接受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地塞米松和左旋苯丙氨酸氮芥(马法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65%(25/31),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13/2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初治病例有效率为86.36%(19/22),难治复发病例有效率为66.67%(6/9);对肾功能正常病例有效率为90.00%(18/20),对肾功能损害病例的有效率为63.64%(7/1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61%,对照组为6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MM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对初治患者疗效最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14年22期 v.34 6261-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VEGF和NRP1/2在神经胶质瘤中的相关性

    王睿君;王育民;刘雁飞;包丽薇;高建梅;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神经纤维网蛋白(NRP)1/2在正常脑组织和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和NRP1/2在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神经胶质瘤病理组织切片中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VEGF、NRP1、NRP2在正常脑组织中均表达为1例弱阳性,在神经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0%(51/69)、77.00%(53/69)、72.00%(50/69),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组(P<0.05)。低恶性度组(Ⅰ~Ⅱ级)和高恶性度组(Ⅲ~Ⅳ级)中VEGF、NRP1、NR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00%(20/29)、76.00%(22/29)、72.00%(21/29);80.00%(32/40)、83.00%(33/40)、78.00%(31/40);即随肿瘤分级增加而增强(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0.05)。VEGF和NRP1/2在神经胶质瘤的表达三者呈正相关(r=0.795)。结论 VEGF和NRP1/2在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及判断预后三者具有相关性。

    2014年22期 v.34 6263-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体育锻炼对老年脂肪肝患者的康复疗效

    杨建全;

    目的研究科学体育锻炼配合饮食控制对老年脂肪肝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康复医院92例老年脂肪肝患者采用实验对比法,在控制饮食和药物的基础上以自然康复及运动干预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分析验证运动疗法康复的科学性,为科学治疗脂肪肝康复提供指导。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6~8个月的运动疗法配合科学饮食对老年脂肪肝患者病情的康复有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4年22期 v.34 6265-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DNMT3B启动子区SNP(-579G/T)与佳木斯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张淑红;王茉琳;戚家峰;刘爽;杨欣艳;张虎;

    目的探讨DNMT3B基因启动子-579G/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佳木斯地区人群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8例肺癌患者及105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运用PCR-RFLP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DNMT3B基因启动子-579G/T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各组中基因型的分布。结果正常对照组DNMT3B-579G/T基因型GG/GT/TT的频率分别为0/24%/76%,病例组基因型GG/GT/TT分别为0/21%/79%。携带有SNP(-579G/T)G→T转换的个体患肺癌的易感性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991 3,OR=1.003 6,95%CI:0.521 6~1.931 0)。结论 DNMT3B基因启动子区-579G/T多态性位点不能作为佳木斯地区人群肺癌易感性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

    2014年22期 v.34 6267-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胶东半岛老年男性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李莉;杨春云;

    目的测定胶东半岛老年男性不同年龄组骨密度(BMD)及血中与骨吸收和骨形成有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多阶段整群抽样的97例58~89岁老年男性进行腰椎(L2-4)BMD测量。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Ⅰ型胶原C端肽(CTX)、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降钙素(CT)、25-羟基维生素D〔25(OH)D〕以及血钙(Ca)和磷(P)并进行比较。结果骨质疏松(OP)患者各部位BMD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1)。老年男性BMD及骨形成与骨吸收指标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各组研究对象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男性OP属于低转换型,骨转换指标随增龄而呈下降趋势。

    2014年22期 v.34 6270-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龚艳晖;韩英;严跃红;王瑞鑫;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54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接受常规透析治疗,干预组给予骨化三醇0.25μg/d治疗,观察24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i PTH)、25(OH)D3等指标变化,同时观察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以及QT离散度(QT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干预组血Ca、25(OH)D3水平明显升高,i PTH明显下降,BNP和QTd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升高Ca、25(OH)D3,降低i PTH和QTd发挥作用。

    2014年22期 v.34 6272-6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华法林抗凝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

    屈清荣;凡中霞;李颖颖;郭亚男;乔晨晖;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华法林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门诊复诊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对1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记录患者抗凝认知、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情况及抗凝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80例患者中发生出血50例(27.78%),栓塞6例(3.34%),抗凝认知得分和社会支持得分是患者发生抗凝相关并发症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华法林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及其照护者抗凝知识的指导,同时强调社会支持对患者术后抗凝治疗效果的重要性,降低华法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4年22期 v.34 6274-6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有限元力学分析

    黄宇;林晋;陈宣维;许卫红;林建华;

    目的建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手术前后病椎及邻近椎体应力变化情况。方法取CT三维重建资料通过软件MIMICS10.0建立椎体的三维实体模型,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2.0模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过程在腰1(L1)椎体中置入不同容量骨水泥(2、4、6、8 ml),分析轴向压缩直立、前屈、后伸、侧弯、旋转5种加载状态下手术前后相邻椎体的应力变化。结果小剂量骨水泥注入(2、4 ml),病椎所受应力逐渐增加,而较大治疗量骨水泥注射入(6、8 ml),随着病椎硬度及刚度加强,其所受应力逐渐下降;而临近椎体在骨水泥注入量逐渐增加过程中,所受应力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力学研究,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临床价值;在能够避免大治疗剂量骨水泥注入所带来并发症(如渗漏)前提下,4~8 ml骨水泥注入量更加有效,且不增加邻近椎体骨折的风险。

    2014年22期 v.34 6277-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外科治疗老年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史刚刚;郝敬鹏;何彬;王力;王晖;甘建琛;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老年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析,将其分成三组,组一28例采取腹会阴联合根治术(Miles)手术治疗,组二26例采取直肠前切除术(Dixon)手术治疗,组三16例采取Hartmann手术治疗。结果组一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5.71%,3年内22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78.57%;组二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4.62%,3年内20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76.92%;组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3年内10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62.50%。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一、组二患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组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一般体质状况较差,而且手术耐受情况不良,一定要结合老年患者肿瘤的位置、身体状况以及合并疾病等情况正确选择手术方法,确保临床的疗效率。

    2014年22期 v.34 6279-6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中药内服、沐足对老年糖尿病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文导;梅世伟;孟凡喆;方晓芹;谢辉;常钢;

    目的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中药内服与沐足对老年糖尿病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0例老年糖尿病足拟行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下肢动脉成形术,并配合内服活血化瘀的中药和外用中药沐足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中药内服加中药外用沐足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P<0.05)。结论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中药内服与沐足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疗效确切,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4年22期 v.34 6281-6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无创呼吸机联合丹红治疗中老年COPD伴OSAHS重叠综合征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

    戈艳蕾;刘聪辉;曹书华;王红阳;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丹红治疗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重叠综合征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诊为重叠综合征的中老年患者为A组,同期查体者为对照组(B组)。两组均接受蒙特利尔(Mo CA)量表测试,分为有及无认知功能障碍两组,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对A组合并认知障碍者给予无创呼吸机联合丹红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血清Hcy及HIF-1α浓度高于未合并组(P<0.05)。A组认知障碍者Mo CA评分低于B组合并者(P<0.05);A组认知障碍者治疗后血清Hcy及HIF-1α水平下降,Mo CA量表评分升高(P<0.05)。结论接受无创呼吸机联合丹红治疗可以改善中老年重叠综合征患者认知障碍。

    2014年22期 v.34 6283-6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VitalStim电刺激对老年人误吸治疗的临床疗效

    成静;杜勤;曹爽;蔡文炜;陆平;陈谊;盛净;

    目的观察Vital Stim电刺激疗法辅助治疗对老年人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在对其基础疾病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Intelect Vital Stim吞咽障碍治疗工作站治疗;对照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仅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根据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结果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4 w治疗后,2组的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误吸率降低(P<0.05),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二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6.67%,优于对照组20%(P<0.01)。结论运用Vital Stim电刺激疗法治疗老年人吞咽功能障碍,减少误吸发生率,安全有效。

    2014年22期 v.34 6285-6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阿德福韦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动力学影响

    官亮;邓欢;龚辉;邱梦标;方丽霖;程海涛;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PMEA)对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病毒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治疗的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给予10 mg阿德福韦酯口服,1次/d。分别于服药后1、2、3、6、9、12个月后对发生病毒学应答的例数进行统计。结果各时间点发生病毒学应答的患者例数分别为4、15、33、54、64、71例;各时间点发生完全性应答率分别为100.00%、100.00%、96.97%、87.04%、79.69%、60.56%。结论服用PMEA酯后12个月内,各时间点发生病毒动力学的患者例数存在明显差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早获得病毒学应答的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更大的概率获得完全应答。

    2014年22期 v.34 6287-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Heregulin和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周青;王冬芽;刘星;

    目的研究结肠癌中Heregul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意义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以该院收集的10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新鲜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Heregulin、VEGF在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癌正常组织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检测VEGF在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癌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并探讨结肠癌组织中Heregulin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eregulin和VEGF在结肠癌组织的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远癌正常组织(P<0.05)。VEGF mRNA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远癌正常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中Heregulin与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eregulin、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而过表达的Heregulin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促进结肠癌的浸润侵袭。联合检测Heregulin和VEGF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的进展及其预后。

    2014年22期 v.34 6289-6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损伤严重度评分在老年腹部多发伤患者诊疗及预后中的判断价值

    陈元清;公保才旦;

    目的评估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在老年腹部多发伤患者诊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老年腹部多发伤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1.28±0.36 vs 1.43±0.21;t=3.667,P<0.001);观察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73.31±17.21)vs(25.31±5.41)μg/L;t=26.780,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ISS评分与CD4/CD8呈现显著负相关(r=-0.324,P<0.001)、与TNF-α呈现显著正相关(r=0.389,P<0.001)。观察组死亡率为20.51%(24/117),死亡患者的ISS评分显著高于未死亡的患者(48.21±7.48 vs 33.99±7.72;t=8.094,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截点值为44,预测腹部严重多发伤死亡的敏感性为91.40%,特异性为83.33%,曲线下面积为0.928。结论对于老年腹部多发伤患者来说,ISS评分与免疫、炎症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具有一定判断预后的价值。

    2014年22期 v.34 6291-6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足微循环对老年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手术治疗前后的意义

    刘峰;张峰;冯建科;

    目的探讨足微循环对老年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手术治疗前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CVI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曲张静脉电凝术的手术方法破坏病变浅表静脉,在术前、术后第1、7天,术后1、3个月观察足甲襞微循环检测指标、受累静脉节段评分(VSDS)、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VCSS)、功能障碍评分(VDS)、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与术前对比,术后7 d、1、3个月的管袢形态、血液流态、袢周状态及总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均明显低于其他时间段(P<0.05);2与术前对比,术后7 d、1、3个月的VSDS、VCSS及VDS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均明显低于其他时间段(P<0.05);3与术前对比,术后7 d、1、3个月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均明显低于其他时间段(P<0.05)。结论足甲襞微循环在老年CVI手术治疗前后的变化大,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一致,可作为CVI治疗后临床效果评估客观指标,同时能改善CVI的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2014年22期 v.34 6293-6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与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的表达对比

    曲延章;王苏亮;韩英杰;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与非CNSL(N-CNSL)患者脑脊液(CSF)中表达差异。方法使用病例对照研究及自身前后比较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CSF中SDF-1α表达。结果 CNSL组CSF中SD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CNSL组(P<0.05)及对照组(P<0.05),N-CNSL组高于对照组(P<0.05)。CNSL组经治疗SDF-1α表达水平下调(P<0.05),而N-CNSL及对照组治疗后SDF-1α表达水平与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SF中SDF-1α表达与CNSL发生密切相关,SDF-1α高表达可能是CNSL发生的重要分子病理机制之一。

    2014年22期 v.34 6295-6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股动脉介入灌注药物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

    闫瑞强;穆永旭;李启民;何俊峰;胡晓燕;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灌注药物治疗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2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进行药物灌注治疗,注入新鲜的骨髓干细胞,以达到刺激骨细胞再生的目的。结果患者经股动脉介入灌注药物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16例患者治疗后恢复至正常,5例1级,3例2级,其中1级的关节功能改善率100%,显著高于2~4级患者(χ2=5.78,7.87,13.42,P<0.05)。患者于手术后3~6个月复查,X射线表现死骨有吸收,坏死区明显减小或消失。结论股动脉介入灌注药物治疗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损伤较小,且疗效显著,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有着较好的帮助作用,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并应用。

    2014年22期 v.34 6297-6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评价

    王陶丽;黄高忠;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2 w洗脱期后诊室血压达到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123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n=62)和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n=61)。用药前和用药8 w后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MP),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计算用药前后24 h收缩压、舒张压平滑指数,并比较两种药物的成本效果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经8 w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10%和85.2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的平滑指数均>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02.87和365.28。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2014年22期 v.34 6299-6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潘兴喜;杨文;唐武兵;伍楚蓉;卢奕宇;陈永发;张永胜;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IMRT)治疗老年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3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老年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26例患者接受了同期化疗。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及部分缓解(PR)率分别93.3%(30/32)和6.7%(2/30),有效率为100%。全组无局部及区域复发,局部控制率100%。1年总生存率及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0%及85.3%。1年及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7%及76.5%。全组毒副反应轻,主要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及放射性皮肤反应。结论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鼻咽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

    2014年22期 v.34 6301-6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比较PICCO及CVP监测辅助指导老年危重哮喘患者的疗效比较

    杜乃东;张育;刘岩;杜丽梅;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及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辅助指导老年危重哮喘患者液体管理的临床年龄。方法选择老年重症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5例,分别在PICCO及CVP监测指导下予以容量复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呼吸机参数、血乳酸、脑钠肽(BNP),病死率变化情况。结果 72 h内治疗组呼吸机参数(PIP,PEEP)、BNP及血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O通过对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指标的监测,能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血容量状态,对指导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的液体管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可替代CVP临床监测血流动力学。

    2014年22期 v.34 6303-6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在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

    张靓靓;王永杰;宋海涛;贡旭楠;邬志强;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在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吉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VLWI+ITBVI组30例,以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 CCO)技术测定EVLWI和ITBVI,联合CVP指导液体治疗;对照组26例,以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EGDT)的达标后,治疗1、3 d的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最高血清乳酸、呼吸参数(呼气末正压水平、呼吸频率、顺应性、氧合指数)、24 h液体正平衡、血肌酐、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EVLWI+ITBVI组3 d时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乳酸、呼吸参数、24 h液体正平衡均较1 d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EVLWI+ITBVI组3 d时血肌酐无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EVLWI+ITBVI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28 d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与单纯CVP指导的液体管理相比,ITBVI+EVLWI可以更精确评估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的容量状态,更合理地指导液体治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

    2014年22期 v.34 6305-6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陶志强;高想;姜卫东;张锋莉;郑晓丹;

    目的探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35例,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2.8为胰岛素抵抗(IR)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高血压无胰岛素抵抗组(EH无IR)64例,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组(EH伴IR)71例,另选5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胱抑素C(Cys-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总动脉内径(DCCA)、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阻力指数(RI)、Crouse积分。结果 m ALB、β2-MG、Cys-C、FINS、HOMA-IR、IMT、RI和Crouse积分在对照组、EH无IR组及EH伴IR组中逐渐增高(P<0.05);HOMA-IR与m ALB、β2-MG、Cys-C、IMT、RI、Crouse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IR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IR加重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程度。

    2014年22期 v.34 6307-6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NSTEACS治疗现状及指南依从性评估

    张立平;刘祥娟;叶青;王晓萌;葛志明;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处理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实施现状及其与真实世界中的客观差距。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304例NSTEAC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NSTEACS处理指南对患者接受的治疗措施进行评价。结果总体侵入性治疗率为64.5%,高龄、合并糖尿病、入院时心衰是影响其实施的主要因素。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外,高危组其他各类侵入性治疗率较中、低危组低(均P<0.05)。大多数指南Ⅰ类推荐治疗药物应用率高,不存在"风险-治疗矛盾",但阿司匹林高剂量、氯吡格雷负荷量使用率低,在高危组患者中更显著。抗凝剂足疗程使用率达84.9%,无组间显著性差异(P=0.878)。出院时最佳药物治疗(OMT)治疗率低(39.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640),CABG治疗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该院NSTEACS患者的治疗措施基本符合指南要求,但仍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需进一步提高循证指南的宣教及医护人员的指南依从性,使NSTEACS患者管理最优化,获益最大化。

    2014年22期 v.34 6309-6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舒芬太尼对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和T细胞功能的影响

    梅静;马冬梅;冯琦;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和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给予舒芬太尼,对照组(30例)给予芬太尼。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1 h(T1)、术后1 d(T2)和术后5 d(T3)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白介素(IL)-2和干扰素(INF)-γ水平。术后苏醒质量监测记录拔管后5、30、60 min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观察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镇痛效果良好,两组在T1和T2时间点的CD3+、CD4+、CD4+/CD8+、IL-2和INF-γ呈下降趋势,其中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不同时点VAS、Ramsay评分比较P均>0.05。两组复苏期躁动程度0级分别为19例和21例,睁眼时间分别为(5.24±0.63)min和(5.15±0.51)min,拔管时间分别为(12.21±2.08)min和(12.18±2.01)min,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1和9例(P>0.05)。结论舒芬太尼对T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较轻,与芬太尼比较,患者术后苏醒质量无差异,更适合宫颈癌患者手术中使用。

    2014年22期 v.34 6312-6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MMP-2、-9及IL-6水平及意义

    肖宪杰;纪焕春;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白介素(IL)-6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7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9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3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2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MP-2、MMP-9及IL-6水平,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MMP-2和MMP-9蛋白水平。结果三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MMP-2、MMP-9和IL-6水平明显增高,其中STEMI组患者MMP-2和MMP-9比其他两组增高明显,而IL-6在三组患者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L-6与MMP-2和MMP-9具有相关性(r=0.547,P<0.01)和(r=0.478,P<0.01)。结论 MMP2、MMP9和IL-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高表达,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或破裂的血清学指标,其水平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

    2014年22期 v.34 6314-6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老年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胡斌;成莉霞;徐建莉;亢常笑;

    目的探讨老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BMD)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3例Graves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4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血Ca、P水平、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1CTP)及1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1CP)、BMD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43例Graves病患者中,甲亢患者并发骨量减少者35例(81.40%),并发骨质疏松者32例(74.42%)。观察组治疗前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T3、FT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Ca、P水平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的BGP、ALP、1CTP及P1C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的BGP、ALP、1CTP及P1C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PT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的L2~L4、股骨颈、Ward三角及股骨粗隆的BMD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2~L4、Ward三角及股骨粗隆的BMD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亢时各骨代谢指标均发生变化,易呈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等症状。对于甲亢性骨质疏松的治疗,可优先针对甲亢,而后补充钙剂,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2014年22期 v.34 6316-6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术后上肢关节功能恢复及UCLA疼痛评分的影响

    智永红;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SRCI)患者术后上肢关节功能恢复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8例运动性肩袖损伤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药物及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病患术前及术后上肢FMA评分、BI评分及UCLA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8 w FMA评分、BI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以及对照组术后(均P<0.05)。观察组组内对比,术后8、12 w UCLA疼痛评分与前期相比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组内对比,术后12 w与前期相比显著改善;组间同期对比,术后8 w及12 w时,观察组UCLA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SRCI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改善其上肢功能和疼痛症状,效果明显。

    2014年22期 v.34 6318-6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围术期应用尼莫地平对面肌痉挛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于海明;刘增良;杜爱平;刘洋;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尼莫地平对面肌痉挛(HFS)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收治的单侧HFS病人16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81例,尼莫地平组87例。结果本组手术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55例,无效10例,总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87.7%;尼莫地平组治愈29例,有效52例,无效6例,总有效81例,总有效率为93.1%,两组总有效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尼莫地平组面部麻木、患侧听力耳鸣/障碍和患侧不全性面瘫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尼莫地平可明显降低HFS术后并发症。

    2014年22期 v.34 6320-6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联合或单独应用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王小松;谢宁;杨小红;刘莉萍;吴晖;肖华伍;欧阳取长;

    目的探讨联合或单独应用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以卡培他滨为主化疗,用量1 000~1 250 mg/m22次/d D1~14,或联合应用长春瑞滨、多西他赛、吉西他滨中的一种,每21~28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以上。部分HER-2阳性病例使用赫赛汀。按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月经状况、受体状况、化疗周期数、转移部位等影响因素进行分组,利用SPSS18.0软件对疾病控制率(DCR,CR+PR+SD)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影响因素间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确定PFS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7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客观有效率(ORR)(CR+PR)为50.4%,DCR为87.4%,毒副反应:血液学毒性Ⅰ~Ⅱ度6例;消化道反应:Ⅰ~Ⅱ度13例,手足综合征Ⅰ~Ⅲ度6例。化疗周期数≤3与≥4对照得出近期疗效和PFS有显著差异(P<0.001),联合化疗周期数长短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长联合化疗周期数的PFS危险度是短联合化疗周期数的0.19倍。其他各因素分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或单独应用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病人耐受性好,且疗效及PFS与年龄、ECOG评分、月经状况、受体状况及转移部位数无关,但与化疗疗程数有关,长周期数比短周期数疗效更好。联合化疗周期数长短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

    2014年22期 v.34 6322-6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PFC方案和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

    王程;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顺铂(PFC)方案和5-FU/亚叶酸钙(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该院确诊的53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7),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PFC方案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CD3+、CD4+、CD8+以及CD19+细胞的百分率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率(62.9%、7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2.3%、38.5%)(P<0.05)。对照组患者的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肾功能、心肌毒性、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CD3+、CD4+、CD8+以及CD1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FC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FOLFOX4方案,且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对机体损伤小,能更好地提高机体细胞免疫能力。

    2014年22期 v.34 6324-6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吴春芳;赵雪艳;陈勇;张起顺;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 Fas)及其配体(s Fas L)水平变化与病情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患者不同病情发展阶段的血清s Fas和s Fas L水平进行测定,同时以2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清s Fas和s Fas 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发病24 h后血清s Fas和s Fas L的表达开始升高,且在48 h达到高峰,并于1 w后开始下降,以后逐渐接近正常水平;患者病情越重,血清s Fas和s Fas L的表达越高,重度脑卒中患者血清s Fas和s Fas L的表达均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中度脑卒中患者均高于轻度患者(均P<0.05)。s Fas和s Fas L表达水平与脑卒中病情呈正相关(P<0.05)。结论 s Fas、s Fas L水平能反映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病情发展,对临床病情判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14年22期 v.34 6326-6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良性胆系疾病行逆行胆胰管造影并发胰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

    江涛;

    目的探讨良性胆系疾病行胆系疾病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并发胰腺炎(PE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接受ERCP的患者200例,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良性胆系疾病行ERCP并发PE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ERCP并发PEP与性别、年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乳头括约肌预切开、球囊扩张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胆总管直径大小、Oddis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SOD)、多次胰管插管、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有胰腺炎病史有关(P<0.05)。患者胆总管直径<10 mm、有SOD、多次胰管插管、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有胰腺炎病史是良性胆系疾病行ERCP并发PE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正确认识良性胆系疾病行ERCP并发胰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预防,可以降低PEP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2014年22期 v.34 6328-6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直肠癌术前固定野动态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的剂量学比较

    张武哲;马长春;彭逊;陈创珍;

    目的比较固定野动态调强(d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RapidArc)两种技术在直肠癌术前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直肠癌术前患者分别设计5F-0°-d IMRT、5F-180°-dIMRT和RapidArc三组计划,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50Gy/25次,2Gy/次。在95%体积的PTV达到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两种技术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靶区剂量适形度(CI)、剂量分布均匀性(HI)、正常组织低剂量体积(B-P)、机器跳数(MU)以及治疗时间(TT)。结果 RapidArc计划的CI最好(P=0.000),而HI略低于dIM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id Arc中膀胱的Dmean与D5%较d IMRT偏高(P=0.001)。小肠V20Gy中5F-0°-d IMRT高于Rapid Arc(P=0.041),V30 G y中5F-0°-d IMRT低于Rapid Arc低于5 F-180°-d IMRT。双侧股骨头的Dmean、D5%、V20Gy、V30Gy,5F-0°-d IMRT显著高于Rapid Arc和5F-180°-d IMRT,V40 G y则低于两者(P=0.004)。相对于Rapid Arc来说,B-P的V5Gy、V10Gy高于d IMRT(P<0.05),V15Gy略低于dIM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20Gy、V30Gy则显著低于d IMRT(P<0.05)。Rapid Arc的MU(382±16)分别较5F-0°-d IMRT(940±177)和5F-180°-d IMRT(956±144)减少了59%、60%(P=0.000)。Rapid Arc的TT(152±4)s分别较5F-0°-d IMRT(247±21)s和5F-180°-d IMRT(251±20)s减少了38%、39%(P=0.000)。结论 Rapid Arc计划可以达到或优于d 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能更好地保护小肠和双侧股骨头,并且具有较少MU与TT的优势,减少了治疗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及患者不适感。

    2014年22期 v.34 6330-6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

    张中琴;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病人维生素D受体(VDR)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CC)之间的关系。方法 250例酒精性肝硬化病人纳入研究,肝硬化病因C型肝炎70例、B型肝炎80例、酒精性肝炎100例。另取20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HCC诊断80例。检测研究对象的VDR受体基因。结果 HCC或非HCC患者基因型出现频率F/F=69,F/f=73,f/f=18,F/F=36,F/f=36,f/f=8;Bsm I b/b=45,B/b=87,B/B=28,b/b=33,B/b=35,B/B=12;Apa I A/A=53,A/a=85,a/a=22,A/A=27,A/a=38,a/a=15;Taq I T/T=44,T/t=88,t/t=28,T/T=32,T/t=38,t/t=10。携带Bsm I b/b基因型、Taq I T/T基因型与HCC显著相关(P<0.05)。BAT的A-T-C保护性第二位基因缺失与HCC显著相关(P<0.05)。BAT A-T-C和G-T-T单倍体携带与酒精肝炎和HCC强相关(P<0.002)。结论 VDR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患者HCC的发生显著相关,酒精性肝病患者更为显著。

    2014年22期 v.34 6333-6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检查对早期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

    王海丽;杜薇;杜建文;徐斌;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联合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2013年TVCDS检查疑似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100例,再行阴道镜检查,分析早期宫颈癌癌前病变与宫颈炎症TVCDS声像图表现。与术后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与联合检查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1早期CIN、ICC宫颈增大发生率及程度高于宫颈炎症,宫颈管内膜线异常发生率较高,血流较宫颈炎症更丰富(均P<0.05);2TVCDS联合阴道镜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明显高于TVCDS检查(P<0.05),TVCDS联合阴道镜检查灵敏度高于阴道镜检查(P<0.05)。结论 TVCDS联合阴道镜能够提高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014年22期 v.34 6335-6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危险因素Meta分析

    赵航;刘天戟;李桂杰;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Meta分析对2001~2011年中国神经外科颅脑术后合并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每个危险因素的综合OR值。结果共有8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脑脊液漏(OR=6.12,95%CI:4.88~7.69)、脑室外引流管(OR=4.99,95%CI:3.80~6.54)、幕下手术(OR=3.00,95%CI:2.29~3.92)、糖尿病(OR=2.83,95%CI:1.68~3.36)、手术性质(OR=2.26,95%CI:1.39~3.68)、切口类型(OR=2.02,95%CI:1.51~2.69)、手术时机(OR=2.01,95%CI:2.01~2.43)、手术时间(OR=2.00,95%CI:1.58~2.53)。结论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幕下手术、糖尿病、手术性质、切口类型、手术时机、手术时间是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性别、预防应用抗生素尚不能确定为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2014年22期 v.34 6337-6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午睡状况下夜间睡眠时长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李志强;奚悦;吴东妮;肖艳杰;马洪林;

    目的探讨不同午睡情况下夜间睡眠时长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病例为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收集的新发T2DM患者,年龄40~78岁。对照为同期住院非糖尿病(DM)患者,年龄与患者相同。以1∶1匹配。病例与对照各34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采用分级分析χ2检验计算出不同睡眠时长组与7 h/晚组的关系,采用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组OR值和95%CI。结果与睡眠7 h/晚组相比,全部研究对象中,夜睡≤5 h/晚组和>8 h/组与T2DM相关性强于其他组(OR≤5 h/晚=5.615,95%CI 1.689~18.665;OR>8 h/晚=2.387,95%CI:1.609~3.542),睡眠不足强于睡眠过长组。不午睡群体中,趋势与上述相同〔(OR≤5 h/晚=6.500,95%CI:1.127~37.484);(OR>8 h/晚=6.356,95%CI:1.749~23.098)〕。午睡群体中仅夜间睡眠>8 h/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8 h/晚=2.042,95%CI:1.336~3.119)。结论夜间睡眠时间过短(≤5/晚,6 h/晚)或过长(>8 h/晚)均可增加T2DM的发病风险,夜间睡眠时长与T2DM发病呈U型关系,睡眠不足相对睡眠过长危害更大,不午睡群体这种趋势更明显;午睡群体,夜睡时间过长(>8 h/晚)增加T2DM发病风险,睡眠不足及正常者差异不明显。

    2014年22期 v.34 6339-6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血浆总抗氧化能力的关系

    康国强;陈树强;林志鸿;蔺佩鸿;晋学庆;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S)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门诊收治的年龄>60岁EH患者(老年EH组)122例,收集基线资料(吸烟史、饮酒史、体质指数、血压及合并发症)并检测常规血生化指标(血脂、肾功能、肝功能及血糖),根据高血压分型将老年EH组进一步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亚组、全期型高血压(SDH)亚组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亚组,分析总体及不同亚组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S)、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内皮型NO合成酶(e NOS)水平,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不同时期肱动脉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同时选取130例>60岁非EH体检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老年EH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基线资料及常规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老年EH组总体及不同亚组的血浆TAS、NO、e NOS及FMD水平降低,血浆ET、IMT水平升高,且ISH亚组的以上指标均劣于其余亚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示:老年EH患者血浆TAS水平与血浆ET水平(r=-0.512)、IMT(r=-0.647)呈负相关,与血浆NO(r=0.473)、e NOS水平(r=0.368)及FMD(r=0.604)呈正相关(P<0.05)。结论门诊老年EH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降低,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尤其在ISH型中更显著,抗氧化能力降低可能参与了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过程,应加强此类患者的预防。

    2014年22期 v.34 6341-6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糖蛋白抗原72-4、癌胚抗原与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联合检测的价值

    董宝军;邵洁;王毅;白雪;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糖蛋白抗原72-4(CA72-4)与炎性介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初次就诊的直肠癌患者148例,回顾分析CEA、CA72-4、SAA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以及联合检测CEA、CA72-4、SAA的临床价值。结果炎性介质SAA与肿瘤标志物CA72-4和CEA的相关系数分别0.582和0.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CA72-4、CEA和SAA的浓度随着病理TNM分期的增高而增高(均P<0.01);血清CA72-4、CEA和SAA的浓度在T3~T4高于T1~T2(均P<0.01);血清CA72-4、CEA和SAA的浓度在N1~N2高于N0(均P<0.01);血清CA72-4、CEA和SAA的浓度在M1高于M0(均P<0.01);三者联合检测对结直肠患者诊断的灵敏度(87.84%)高于CA72-4+CEA(72.97%)、CA72-4+SAA(82.43%)、CEA+SAA(77.02%)。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血清CA72-4、CEA和SAA有异常表达,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CA72-4、CEA和炎性介质SAA对筛选结直肠癌患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年22期 v.34 6343-6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慢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中行肺叶裂游离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袁世璋;肖家荣;杜小军;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中行肺叶裂游离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老年慢性脓胸患者,其中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患者42例(对照组),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肺叶裂游离的患者43例(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肺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且无死亡病例。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研究组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MV)、肺总量(TLC)及功能残气量(FR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中行叶裂游离对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且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能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

    2014年22期 v.34 6345-6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沈国双;窦拉加;张双元;马德寿;

    目的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同时从纳入文献的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中查找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 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在总生存期〔RR=0.99,95%CI(0.95,1.04)〕及无病生存率〔RR=0.99,95%CI(0.94,1.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局部复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2,95%CI(1.27,1.81)〕。结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在生存期方面无差异,但保乳手术却有较高的复发率。

    2014年22期 v.34 6347-6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

    吴保平;郭霞;刘晨;张晓伟;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系统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1978~2006)、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6)、万方数据库、互联网上Goole学术搜索引擎和Pubmed检索库检索关于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按照循证医学系统的评价方法,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的数据,采用Rev Man4.2软件进行相关的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Fugl-Meyer评分比较所纳入分析的研究中经过作业疗法的康复治疗,治疗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比较所纳入分析的研究中经过作业疗法的康复治疗,治疗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业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合理的运用作业疗法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有临床意义。

    2014年22期 v.34 6349-6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王青山;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预防措施。方法符合入组标准并最终完成随诊的患者758例,从开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入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既往病史、入组时的临床用药情况、生化指标及临床转归,观察终点包括发生消化道出血、死亡、停止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最长随诊至入组后6个月。结果 48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同时应用PPI、H2RA、复方谷氨酰胺颗粒+PPI、复方谷氨酰胺颗粒+H2RA及单纯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作为对照组)分别为108、240、70、102、208例,各组间年龄及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的用法用量均相同,结果发现5组消化道出血分别为4、12、1、3、28例。结论联合应用复方谷氨酰胺颗粒类胃黏膜保护剂与PPI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2014年22期 v.34 6352-6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肝圆韧带间置行肠肝吻合在围肝门区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张艳林;

    目的探讨肝圆韧带间置行肠肝吻合在围肝门区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该院行围肝门区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观察组),另选同期30例行围肝门区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对照组)。两组予以常规肝门区肿瘤切除,对照组另行常规吻合方式,观察组行改良的吻合方式。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近远期生存率以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100.00%(30/30),2年生存率为93.33%(28/30),3年生存率为83.33%(25/30),略高于对照组的96.67%(29/30),86.67%(26/30),73.33%(22/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主要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P<0.05)。结论肝圆韧带间置行肠肝吻合手术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荐。

    2014年22期 v.34 6354-6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态与眼表改变的关系

    胡辅华;刘丽林;季建;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TRABE)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态与眼表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行TRABE治疗的86例青光眼患者,根据术后眼表改变情况分组,其中加重组24例,无变化组62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整术眼眼表改变情况,分析滤过泡面积、夹角眼部感觉改变情况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平均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随访6个月,薄壁滤过泡计56眼,厚壁滤过泡计30眼。术后患者的角结膜荧光素染色(FSS)评分、虎红染色(RBSS)评分、泪膜仪分级、对称指数(SRI)、不规则指数(SAI)均显著高于术前,潜在视力(PUV)及泪膜破裂时间(BUT)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手术前后比较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变化组相比,加重组眼部感觉改变的患者滤过泡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重组有异物感、畏光感、视力波动以及睁眼困难的患者滤过泡夹角均显著小于无变化组(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可知,上述指标均与滤过泡夹角呈显著负相关(r=-0.615,-0.589,-0.712,-0.698,P=0.000,0.002,0.000,0.000)。与无变化组比较,加重组有干涩感和有痒感的患者滤过泡夹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接受TRABE之后,恢复效果较好,但加重组的有异物感、畏光感、视力波动以及睁眼困难的患者滤过泡夹角更小,因此应重视其滤过泡角度情况。

    2014年22期 v.34 6356-6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

    李家鑫;祭健予;曹丽;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抑郁情况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 80例ACI患者抑郁情况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判,同时记录具体病变部位。结果合并抑郁症者39例(48.75%),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病变部位发生大脑额颞顶叶、基底核梗死以及多病灶栓塞要显著高于不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P<0.05)。且ACI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差,抑郁的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 ACI患者的病变部位及栓塞数量与其抑郁情况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发生在额颞顶叶、基底核梗死以及多病灶栓塞更容易抑郁。

    2014年22期 v.34 6358-6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CD87的表达及其意义

    柳嘉;赵松颖;刘键;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CD8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48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3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CD87表达情况以及白血病细胞株在(PMA)作用下诱导分化过程中CD87表达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CD87的阳性率为54.17%,而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者比较,CD87阳性者的髓外浸润比例与外周血幼稚细胞均升高明显(P<0.01),CR比例降低明显(P<0.05);白血病细胞株的CD87表达,随着时间的增加,其表达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U937在作用前其阳性表达率即已达到(92.3±4.4)%,故而其作用主要表现为荧光强度的改变;PMA作用前,U937中CD87 mRNA含量明显高于HL-60、K562(P<0.01);经PMA作用后,三组细胞株中的CD87含量mRNA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CD87可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14年22期 v.34 6360-6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可吸收性止血棉在老年功能性鼻内镜术后填塞中的疗效

    吴瑞珊;朱家稷;林荣志;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止血棉在老年功能性鼻内镜术后填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耳鼻喉科行功能性鼻内镜术治疗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可吸收性止血棉(观察组)和凡士林纱条(对照组),每组53例,对比两组患者填塞期不适感、术后24 h内鼻腔渗血情况、术后48 h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适感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患者术后24 h内鼻腔渗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可吸收性止血棉是一种较好的功能性鼻内镜术后止血材料,能够有效减轻老年患者术后不适感,减少术后鼻腔出血量。

    2014年22期 v.34 6362-6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伍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丙泊酚麻醉效果的影响

    佟冠然;施小娇;金立民;刘瑶;宋雪松;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伍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丙泊酚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ERCP的老年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65岁,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Dex 0.3μg·kg-1·h-1组(D1组)、Dex0.5μg·kg-1·h-1组(D2组)与Dex 0.7μg·kg-1·h-1组(D3组)。D1、D2及D3组于10 min内静脉输注Dex负荷剂量1.0μg/kg,然后分别以0.3、0.5及0.7μg·kg-1·h-1的速度输注至退镜;C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0 ml。4组均采用静脉麻醉,输注泵输注丙泊酚3~4 mg/kg。于入室时(T0)、诱导前(T1)、在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时(T2)、十二指肠镜进入食管即刻(T3)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于T0、T3及术后10 min测定血清皮质醇(Cor)浓度。记录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肢体扭动及呼吸抑制等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丙泊酚追加率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结果与C组比较,D1、D2和D3组T1~T3时SB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T3时,DBP明显降低,RR明显减慢(P<0.05)。C和D1组内,T3与T2比较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D2组内,T3与T2比较SBP、DBP及HR较平稳(P>0.05)。D3组内,T3与T0、T2比较SBP、DB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与C组比较,D1、D2和D3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T3及术后10 min的Cor值明显降低,丙泊酚的追加率、艾司洛尔的使用率降低,呼吸抑制、体动的发生率降低,阿托品的使用率升高(P<0.05);与D3组比较,C、D1及D2组的苏醒时间缩短(P<0.05)。结论 Dex可安全有效伍用于老年患者ERCP丙泊酚麻醉,中等剂量即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并不影响苏醒时间和效果,有助于维持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2014年22期 v.34 6363-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血浆内脂素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夏纪田;刘燕清;朱宁;

    目的探讨内脂素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8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最终确诊为STEMI的30例设为STEMI组,慢性心绞痛45例设为慢性心绞痛组,另选择20例行冠脉造影检测的非CHD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调查三组受试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等,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包括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 BNP)、心肌肌钙蛋白(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内脂素含量。Person相关分析内脂素与其他临床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患者WBC、CRP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STEMI组患者心肌损伤指标NT-pro BNP、c Tn I、CK-MB和MYO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STEMI组患者心动图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Ds)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STEMI组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内脂素与WBC、CRP、NT-pro BNP、c Tn I、CK-MB、MYO、LVEDs均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老年STEMI患者血浆内脂素显著升高,且与WBC、CRP、NT-pro BNP、c Tn I、CK-MB、MYO、LVEDs和LVEF密切相关,其可作为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潜在性标志物进一步深入研究。

    2014年22期 v.34 6366-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65岁以上老年人复杂性胆囊炎腹腔镜下手术方式

    崔宏力;刘建东;安宏超;李华志;徐宏征;吴永哲;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治疗老年复杂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的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3年该院83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复杂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27例)及LSC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手术比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胆管损伤、胆漏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LSC组急诊手术的比例明显高于LC组;LS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则明显低于LC组(P<0.05)。LSC组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LC组(P<0.05)。结论只要掌握适当的胆囊次全切除的手术方式和技巧,采用LSC治疗老年人复杂性胆囊炎可以降低手术风险,防止胆道损伤、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一个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2014年22期 v.34 6368-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超声心动图指标、hs-CRP的影响

    徐洁;骆小梅;曹桂秋;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8例老年CHF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和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χ2=8.32,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hs-CRP水平分别为(45.31±5.62)mm、(31.98±3.52)mm、(48.27±5.62)%和(5.05±1.42)mg/L,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改善(t=7.12,6.63,7.56,7.06,7.78,6.89,8.10,7.59,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CHF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年22期 v.34 6370-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老年食管癌患者行左胸前外侧切口及器械低位吻合加半口加强手术的临床意义

    邹勤光;卢卫平;王启文;张立新;张晓凯;

    目的比较经左胸前外侧切口进胸并采取以吻合器行食管、胃低位吻合并行吻合口半口加强的改进的食管癌根治手术与传统的经左胸后外侧切口并行手工吻合方法的食管癌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评价2种术式的优劣。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行改进的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的74例老年(6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及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间行传统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的4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临床观察,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比较;改进组肺部并发症2例,发生率2.7%(2/74),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2例,发生率2.7%(2/74),且均为轻度狭窄未经特殊治疗自愈。未改进组:肺部并发症4例发生率7.8%(4/46),吻合口瘘2例,发生率4.3%(2/46),死亡1例。吻合口狭窄5例,占10.9%(5/46),其中4例经气囊扩张治疗后痊愈,1例自愈。两组比较从术后应用止痛剂到术后各种并发症都有差异。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男性、女性所占百分比及病变长度无差异。结论改进后的食管、胃吻合手术明显优于未改进组行改进术式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食管反流、肺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014年22期 v.34 6371-6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心脏功能的关系

    张若兰;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白蛋白/肌酐(A/C)比值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病例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24h尿A/C比值与心脏功能的相关关系。结果 A/C比值异常组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及舒张功能降低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均P<0.05);异常组病程、LDL-C、HDL-C、A/C比值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C比值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1.382,P<0.05),病程、LDL-C、HDL-C未进入回归方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尿A/C比值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2014年22期 v.34 6373-6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清Th17和Treg细胞在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张秀英;董砚奉;董汉玉;

    目的探讨血清Th17和Treg细胞在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70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试验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个体中的白细胞介素(IL)-17和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水平,并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亚群,比较两组个体中四个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Th17细胞、Th17/Treg和Treg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h17细胞及Treg细胞可能通过调节其分泌的IL-17和TGF-β1水平从而在银屑病性关节炎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22期 v.34 6374-6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髓系白血病患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

    梁明辉;焦宗久;陈娜飞;文丽波;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老年白血病化疗后患者合并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4例老年白血病(≥60岁)确诊G+球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64.29%)(P<0.05);治疗组的平均用药时间〔(8.19±2.08)d〕短于对照组〔(11.85±2.75)d〕(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老年白血病患者合并G+菌感染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2014年22期 v.34 6376-6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可比特雾化吸入对COPD患者单肺通气手术期间呼吸功能的影响

    张景亮;李志煜;王清香;于德胜;

    目的探讨可比特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COPD)患者单肺通气(OLV)手术期间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伴COPD的贲门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中在麻醉机吸气回路中同时给予可比特雾化吸入。观察患者在插管后5 min(T0)(未单肺通气)、单肺通气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和单肺通气消除后10 min(T4)的动脉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血氧饱和度(Sp O2)和气道峰压(Pmax),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T0和T4时比较,T1~T3时两组Pa O2、Sp O2均降低;Pa CO2、Pmax均升高(P<0.05)。与治疗组比较,T2~T3时对照组Pa O2、Sp O2降低;Pa CO2、Pmax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p H值降低,Pmax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可比特雾化吸入在COPD患者单肺通气手术中应用可以提高患者Pa O2和Sp O2,改善其呼吸功能,术后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也明显缩短,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2014年22期 v.34 6377-6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iNOS表达和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胡小令;桂婷;黄涛波;吕诚;李耀斌;薛国勇;温蔚;石嘉庆;

    目的观察应用β淀粉样蛋白(Aβ)后大鼠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表达和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雷公藤内酯醇对其的影响。方法 21只SD雄性大鼠等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在大鼠左侧海马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作为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大鼠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为用药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i NOS的表达;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i NOS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大鼠海马i NOS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毡内突触和突触小泡数量较对照组减少,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变薄;用药组大鼠海马神经毡内突触和突触小泡数量较模型组增多,突触后致密物增厚。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抑制Aβ诱导的大鼠海马i NOS的表达,对突触超微结构的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014年22期 v.34 6379-6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左、右归丸通过TGF-β1/Smad4信号途径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的影响

    何丽娟;宋囡;何文智;孙月娇;初杰;任艳玲;

    目的研究左、右归丸含药血清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4信号途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诱导的影响。方法以左归丸、右归丸水煎液和阳性对照药补佳乐、蒸馏水给SD大鼠灌胃后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含有10%含药血清的诱导剂),与诱导剂组共5种处理因素对BMSCs进行干预,选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和Smad4蛋白的表达。结果左、右归丸与空白组和诱导剂组比可显著促进ALP蛋白的表达,增强TGF-β1和Smad4蛋白的表达(P<0.01),左归丸组与右归丸组比较可上调ALP、Smad4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左归丸与右归丸可能通过增强ALP、TGF-β1、Smad4蛋白的表达,影响TGF-β1/Smad4信号途径,从而协同诱导剂促进BMSCs的成骨诱导,并且左归丸较右归丸促进作用更明显。

    2014年22期 v.34 6382-6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衰老诱导大鼠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β1亚基功能下调

    石丽君;刘佰林;刘雨佳;陈渝;

    目的探讨衰老对大鼠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选用老年组(22~24月龄)和青年组(4~5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采用膜片钳内面向外模式进行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单通道记录。结果衰老组BKCa通道平均开放概率(Po)和平均开放时间显著低于青年组;电压依赖性和钙敏感性亦显著下降;Tamoxifen(1μmol/L)可诱导两组Po增加,但青年组增加百分比显著高于老年组。结论衰老诱导大鼠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功能下调,以β1亚基功能下调更为显著。

    2014年22期 v.34 6385-6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雀啄回旋灸十二背俞穴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力学及骨代谢的影响

    张红石;刘兴山;闫力;姚新;

    目的探讨雀啄回旋灸十二背俞穴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力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8月龄未孕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加雌激素组、雌激素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均做摘卵巢手术。术后10 d(伤口愈合),依据组别不同分别施术(艾灸和雌激素治疗),90 d后对大鼠进行右侧股骨活体骨密度检测。处死后取大鼠右侧股骨、胫骨、肱骨进行骨力学检测(三点弯曲、拉伸、扭转);取血进行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取尿液进行尿羟脯氨酸检测,其中尿羟脯氨酸在造模24 h后检测一次。结果在造模后24 h,摘卵巢各组比假手术组尿羟脯氨酸明显升高(P<0.05)。在艾灸与雌激素干预后,碱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骨力学比较分析,各干预组均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雀啄回旋灸十二背俞穴可有效阻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衰退,减缓骨力学的退变,可以作为延缓骨质疏松发生的一种中医康复保健手段。

    2014年22期 v.34 6388-6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不同剂量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贺小平;董贤慧;赵静怡;徐倩;郝云涛;张梦鑫;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补阳还五汤(BYHWD)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明确其发挥作用的最佳给药浓度。方法 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SCI模型组、假手术组和BYHWD组,其中BYHWD组根据给药剂量又分为低、中、高剂量3个亚组。采用自制击打器建立SCI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7、14、21、28 d观察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功能评分,观察大鼠SCI模型建立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大鼠麻醉清醒后,假手术组大鼠行走轻度异常,术后1 d完全恢复正常;SCI模型组大鼠损伤平面以下完全瘫痪。术后第1天BYHWD组与SCI模型组大鼠BBB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7天到第21天,低剂量BYHWD组与SCI模型组大鼠BBB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中、高剂量BYHWD组与SCI模型组大鼠BBB评分明显高于SCI模型组(P<0.05)。结论 BYHWD对SCI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最佳给药浓度为中剂量组。

    2014年22期 v.34 6391-6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补肾活血方对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许艺惠;叶水芬;王婷婷;苏幼燕;王华金;吴良宁;蔡晶;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2O2诱导损伤的方法,建立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体外模型。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SOR的含量及CAT、GSH、GPx-1等抗氧化酶的活力;Western印迹检测HO-1、CAT、GPx-1、Caspase-3的蛋白;RT-PCR检测HO-1、CAT、GPx-1的mRNA。结果 H2O2处理的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SOR含量明显升高,CAT、GSH、GPx-1活力明显降低;HO-1、CAT、GPx-1蛋白、mRNA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补肾活血方水提液、醇提液处理细胞后可显著提高细胞的存活率;细胞形态基本正常;SOR的含量降低,CAT、GSH、GPx-1水平升高;HO-1、CAT、GPx-1蛋白、mRNA表达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以醇提组较为明显;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通过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来改善PC12细胞H2O2损伤。

    2014年22期 v.34 6393-6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全氟辛酸致小鼠脑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王力;李谨;梁宜雪;杨鹏;刘辉;

    目的探讨全氟辛酸(PFOA)对小鼠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效应及乙酰胆碱酯酶(ACh E)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PF级ICR小鼠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PFOA低(1 mg·kg-1·d-1)、中(5 mg·kg-1·d-1)、高剂量组(25 mg·kg-1·d-1),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法,持续14 d,每天称重1次,观察行为,14 d后称量处死,计算脑比体重系数;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ACh E的水平。结果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减轻,其中中、高剂量组出现明显的减轻(P<0.01);高剂量组脑比体重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染毒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的脑组织中MDA及NO含量明显增高,SOD、LDH及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高剂量组的脑组织中ACh E显著提高(P<0.01)。结论 PFOA能抑制小鼠体重的增长,对脑组织造成一定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2014年22期 v.34 6399-6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转Nanog基因对6-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大鼠脑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陈施艳;冯飞阳;张志坚;周海涛;吴秀丽;

    目的探讨转Nanog基因对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大鼠A脑内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OHDA+磷酸盐缓冲液(PBS)组、6-OHDA+PNL组与6-OHDA+Nanog组,各组又分注射后1、14 d亚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脑立体定向注射技术,6-OHDA+PBS组注入PBS,6-OHDA+PNL组注入空载体,6-OHDA+Nanog组注入转Nanog基因载体。各组动物注射阿朴吗啡(APO)后观察各时间点大鼠的旋转行为改变;行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数量变化、纹状体NF-κBp65的表达改变;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NF-κBp65表达的定位。结果注射后14 d,6-OHDA+Nanog组大鼠APO诱发的旋转效应明显低于6-OHDA+PNL组与6-OHDA+PBS组(P<0.05);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注射后14 d黑质TH阳性细胞数普遍较注射后1 d减少(P<0.01),但6-OHDA+Nanog组损毁侧黑质存活的TH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6-OHDA+PNL组与6-OHDA+PBS组(P<0.01),且其注射侧纹状体NF-κBp65阳性细胞数低于注射后1 d组(P<0.05)、注射后14 d的6-OHDA+PNL与6-OHDA+PBS组(P<0.05)。除正常对照组外,注射后各组各时程均可见NF-κBp65的阳性表达,并呈现核内转移现象。结论转Nanog基因可抑制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脑内NF-κB的活化,同时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

    2014年22期 v.34 6401-6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硒化壳聚糖对K562/ADM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邓守恒;蔡晓军;潘东风;李芳;李林均;陈萍;

    目的观察硒化壳聚糖对体外培养慢性粒细胞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株K562/阿霉素(ADM)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硒化壳聚糖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ADM细胞12、24 h,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软件拟合计算细胞周期;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糖蛋白(P-gp)的表达;应用RT-PCR法检测MDR-1 mRNA水平。结果硒化壳聚糖能够明显增强ADM对K562/AD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P<0.05,P<0.01),下调P-gp表达和MDR-1 mRNA水平(P<0.05,P<0.01),硒化壳聚糖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显著。结论硒化壳聚糖能够通过下调MDR-1基因和P-gp表达,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来诱导细胞凋亡,进而对体外培养的K562/ADM细胞耐药生物学行为产生逆转。

    2014年22期 v.34 6405-6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清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唐中生;谢高宇;陆莹;陈波;张作涛;罗亚非;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清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V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4-VO)建立VD大鼠模型,两个治疗组分别施行穴位埋线和尼莫地平治疗,连续15 d。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β、TNF-α含量,制作海马组织病理切片并进行HE染色,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学习能力、血清IL-1β、TNF-α含量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定位航行试验、空间探索试验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与VD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治疗后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P<0.05,P<0.01),血清IL-1β、TNF-α含量降低(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埋线后降低血清IL-1β、TNF-α含量,缓解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2014年22期 v.34 6407-6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五味子多糖对裸鼠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唐泽波;温娜;金宏;刘兴吉;齐玲;于洪泉;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五味子多糖对体外培养裸鼠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裸鼠脑胶质瘤细胞,采用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五味子多糖作用24、48、72 h时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五味子多糖浓度在200μg/ml时,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在24、48 h时,药物浓度在400、800μg/ml时,对细胞生长的作用也不明显;但在72 h时,药物浓度在400和800μg/ml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很明显(P<0.01)。结论高浓度五味子多糖对体外培养裸鼠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提示五味子多糖可能在治疗脑胶质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22期 v.34 6410-6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SD大鼠心室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短暂保护作用

    范林洋;张娜娟;邵鑫;李小雪;陈芬;杨春蕾;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SD大鼠心室肌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心室肌细胞,继而用脂质体转染pc DNA3.1-full length HIF-1α和空载至心室肌细胞;建立体外心肌细胞IRI模型;分成处理后培养6 h和5 d两个检测体系;MTT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心室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后细胞活性下降,凋亡率上调。在转染pc DNA3.1-full length HIF-1α质粒后,细胞活性明显增加,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上调,凋亡受到抑制;转染pc DNA3.1-full length HIF-1α组培养5 d后虽然HIF-1α仍高表达,但VEGF和bcl-2表达量下降,细胞活性下降,凋亡率升高。结论大鼠心室肌细胞IR后活性下降,凋亡增加;短时间内HIF-1α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细胞,增强细胞活性,抑制凋亡;但长期作用后,HIF-1α对IRI的心肌细胞并未起到保护作用。

    2014年22期 v.34 6411-6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IL-10和MCP-1表达的影响

    吴贇;陈凌;汪义永;魏斌;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LPS)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IL)-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10、100、150 ng/ml)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分别作用于人主动脉内皮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10和MCP-1的表达。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牙龈卟啉单胞菌LPS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MCP-1的表达,同时减低IL-10的表达水平。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LPS可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IL-10和MCP-1表达紊乱,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014年22期 v.34 6414-6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谷胱甘肽与阿霉素联用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陆何林;吴科锋;吕应年;朱建红;李立;

    目的通过观察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阿霉素的影响。方法通过MTT及细胞计数评价细胞增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活性氧(ROS)水平。通过免疫印迹评价p53表达。结果 GSH不能改变阿霉素对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1 000、3 000或9 000μg/ml的GSH可抑制A549增殖。9 000μg/ml的GSH可降低阿霉素所诱导的ROS生成。阿霉素可降低活的A549细胞百分比,9 000μg/ml的GSH与阿霉素联用并不能改变这种减少。GSH(或)和阿霉素不能改变A549细胞内的p53表达。结论 GSH不会降低阿霉素对体外A549的抑制作用。

    2014年22期 v.34 6416-6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38蛋白激酶抑制剂SB203580对重症胰腺炎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朱保月;苏晓阳;李敬;杜艳雪;高珣;张建军;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重症胰腺炎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重症胰腺炎组(模型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重症胰腺炎组(抑制剂组),12 h后取左肺下叶测组织湿/干重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右肺上叶环氧合酶(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磷酸化p38(p-p38)蛋白的表达,右肺下叶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湿/干重比明显增加(P<0.05),肺组织p-p38、i NOS、MMP9、COX-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肺组织湿/干重比明显降低(P<0.05),p-p38、i NOS、MMP9、COX-2蛋白表达量明显(P<0.05)。结论 P38抑制剂SB203580通过减轻肺组织中p-p38、MMP9、i NOS和COX-2的表达,从而减轻肺组织的损伤。

    2014年22期 v.34 6418-6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铜藻总萜提取物抗抑郁活性及作用机制

    赵东海;李梦璐;袁臻;罗维芸;顾丽霞;

    目的探讨铜藻总萜提取物抗抑郁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醇浸提,借助超声波萃取得到铜藻总萜类提取物。采用经典的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悬尾实验进行抗抑郁模型,以小鼠行为绝望的不动时间作为指标,考察铜藻总萜类物质的抗抑郁活性。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小鼠小脑中5-羟色胺(HT)水平。结果小鼠悬尾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铜藻总萜提取物低、中、高剂量均能减少小鼠悬尾不动时间,且不同剂量抗抑郁活性有差异(P<0.05或P<0.01);铜藻总萜提取物各剂量组能够不同程度提高小鼠小脑5-HT含量(P<0.05或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铜藻总萜提取物具有抗小鼠实验性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下丘脑5-HT含量有关。

    2014年22期 v.34 6420-6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左甲状腺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王斌;叶立英;洪挺;

    目的观察左甲状腺素钠对大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方法大鼠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构建后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25~75μg/d,对照组给予甲状腺素片20~40 mg/d,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甲状腺各项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甲功五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甲功五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血脂水平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片对大鼠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及血脂水平恢复有一定的影响。

    2014年22期 v.34 6422-6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后丘脑微血管密度、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朱江;周志强;窦志杰;孙艳军;张晓璇;邱海鹏;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后丘脑微血管密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依达拉奉治疗组、缺血对照组。采用电凝右侧椎动脉和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大鼠脑缺血模型。分别给予治疗组和缺血对照组依达拉奉及等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大鼠于相应时段灌注取材,每组标本分别采用单宁酸-氯化铁法染色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脑组织中的BDNF和NGF。光镜下观察脑组织中微血管密度、NGF和BDNF的变化。结果微血管密度、NGF、BDNF灰度值治疗组均低于缺血对照组。结论 NGF、BDNF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依达拉奉可上调大鼠缺血脑组织中NGF、BDNF的表达,减轻脑组织损伤。

    2014年22期 v.34 6423-6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大鼠颅脑损伤后ICAM-1在神经细胞中表达谱及其意义

    刘刚;李畅;任强;陈为龙;朱海超;陈志明;

    目的探讨大鼠颅脑损伤后ICAM-1的表达。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10组,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制造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各型损伤分别于伤后15 min、30 min、1 h、3 h、6 h、24 h、72 h、96 h及120 h处死,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的表达,采用CMI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神经细胞内平均灰度值。结果 ICAM1在颅脑损伤3 h后表达增高(P<0.05),至120 h表达接近正常。结论大鼠颅脑损伤后ICAM1表达随时间变化,很可能在颅脑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功能,且对颅脑损伤的早期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22期 v.34 6425-6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心力衰竭家兔模型复制及治疗效果

    杨丽娟;李冰;陈立松;刘艳波;

    目的复制急性心力衰竭(AHF)家兔模型并进行实验性治疗。方法通过耳缘静脉注射38℃液体石蜡并联合大剂量输注生理盐水复制家兔AHF模型,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及肺听诊等指标变化判断造模是否成功,然后进行强心、利尿、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性治疗。不同组在预定时间处死,观察肺大体形态结构改变,称量肺重,并计算肺系数。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心率加快、血压降低明显,肺听诊出现明显湿啰音,心电图Ⅱ导联ST段(如果心肌缺血ST段下降,如果心肌梗死ST段弓背抬高)异常明显。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心率降低,肺湿啰音明显减轻,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心电图Ⅱ导联ST段趋于正常;动物处死后肺重、肺系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耳缘静脉注射液体石蜡合并大剂量输注生理盐水可成功复制心衰动物模型,为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4年22期 v.34 6426-6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1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剂增加雷帕霉素引起的肺癌细胞凋亡

    刘金;尤涛;黄京子;宋威;

    目的探讨自噬抑制剂对雷帕霉素引起的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人肺癌A549细胞,MTT方法检测单独利用雷帕霉素(Rapamycin)或者联合自噬抑制剂3-MA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单独利用雷帕霉素(Rapamycin)或者联合自噬抑制剂3-MA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PARP,以及线粒体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Rapamycin可以明显地引起A549细胞存活率的下降,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Rapamycin可以引起凋亡相关蛋白酶切的PARP、酶切的Caspase-3以及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表达水平明显的上升。MTT结果显示,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可以明显的增加Rapamycin引起的细胞存活率的下降。Western印迹显示,与单独给予Rapamycin相比较,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剂3-MA,凋亡相关蛋白酶切的PARP、酶切的Caspase-3进一步增加。结论自噬抑制剂3-MA可提高人肺癌A549细胞对m TOR抑制剂Rapamycin的敏感性。

    2014年22期 v.34 6428-6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内皮素-1表达变化

    韩继龙;王勇;刘金钢;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AQP)2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表达变化及其与尿素氮(BUN)和肌酐(Cr)变化的关系、内皮素(ET)-1与AQP2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术结扎胆总管的方法造成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于术后3、5、7、10、14 d处死大鼠取血和肾脏标本,检测血浆直接胆红素(DBIL)、BUN和Cr,先行光镜下肾脏病理形态学观察,再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脏APQ2及ET-1表达。用光密度分析表示AQP2及ET-1表达。结果梗黄组3 d时光镜下可见肾集合管上皮细胞排列不规则,肿胀明显,5 d时可见细胞水样空泡变性,7 d时见部分细胞脱落,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10、14 d时见局灶上皮细胞坏死,胞质崩解,间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ET-1在梗阻3 d后其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5),且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增加更加明显。梗阻5 d后AQP2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5),梗阻时间延长减少量增加。在其改变的同时,肾集合管光镜下形态学改变可以证实肾功能损害。Cr在梗阻性黄疸组术后10 d开始升高,而BUN在梗阻14 d后开始升高。AQP表达与ET-1表达呈负相关(r=-0.94,P=0.000 0)。结论梗黄期AQP表达减少可以作为梗黄时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

    2014年22期 v.34 6430-6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推拿疗法对亚急性衰老家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乳酸脱氢酶表达水平的影响

    王宇峰;丛德毓;高辉;楚云杰;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对亚急性衰老家兔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抗衰老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家兔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推拿治疗组各8只,模型对照组和推拿治疗组采用乙酰苯肼(APH)皮下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家兔动物模型;推拿治疗组予以推拿治疗21 d,其余两组不予特殊处置。分别于治疗过程中的第7、14和2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家兔血清中GSH-Px、LDH的含量。结果第7、14、21天推拿治疗组血清GSH-Px含量均明显高于,LDH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结论推拿疗法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GSH-Px、LDH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2014年22期 v.34 6433-6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槲皮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李恒斌;朱文博;王冰;赵良辰;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对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得纯化的CFB,应用MTT法测定CFB增殖,羟脯氨酸法测定胶原蛋白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力含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FB的Ⅰ型胶原(ColⅠ)、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槲皮素在10~40μmol/L浓度范围内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增加,同时可升高SOD含量、降低MDA活力,可以降低ColⅠ、TGF-β1蛋白的mRNA表达。结论槲皮素可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从而延缓心肌纤维化的发展。

    2014年22期 v.34 6434-6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海州香薷总黄酮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邱国权;

    目的探讨海州香薷总黄酮(THES)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心心脏灌流系统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全心停灌处理方法,在K-H液平衡30 min后,全心停止灌流40 min,再灌注120 min模拟缺血再灌注过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HES低、中、高剂量组,使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对多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用TTC染色法对心肌梗死面积进行测定,观察并测定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开放情况和再灌注期间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组心率压力乘积(RPP)、冠脉流量(CF)、左心室内压力最大开降速率(±d P/dtmax)呈现进行性降低,提示造模成功。TFES 1、10、100μg/ml剂量组各复灌时间点RPP、CF、±d P/dtmax均明显高于I/R组(P<0.05);与I/R组相比,TFES 10、100μg/ml剂量组均能够明显提高心肌Formazan含量(P<0.01);恢复灌流后30、60、90 min时间点TFES 1、10、100μg/ml剂量组中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均明显低于I/R组(P<0.01);在给予TFES 1、10、100μg/ml之后,Ca Cl2诱导的线粒体520 nm处吸光度降低被明显抑制,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HES能有效对抗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其对心脏的保护机制与抑制心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开放有关。

    2014年22期 v.34 6436-6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张璟;李成;王维利;洪静芳;

    目的研究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一般情况问卷、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对153名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较国内常模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P<0.01);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结论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提供并帮助患者充分识别并利用其社会支持资源,重视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作用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2014年22期 v.34 6438-6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周浦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医疗负担

    滕海英;熊林平;周丽娜;马玉琴;

    目的调查上海市城镇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医疗负担。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周浦社区367名老年人做入户调查。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参保的医疗保险、半年内慢性病医疗消费、一年内住院情况及最近一次住院的医疗消费、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等。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360份,有效率为98.1%。老年人慢性病医疗消费高,虽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已获得较大补偿,但是相对其较低的收入水平,仍有一定的经济负担,尤其是收入和保障相对较低的非城保居民。结论应进一步完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水平,同时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

    2014年22期 v.34 6441-6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农村不同居住方式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付莉;黄贺梅;韩忠敏;邢华燕;何莉;牛琳;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不同居住方式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河南省六个地市60个自然村共4 850名≥60周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单独居住养老、与子女同住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不同居住方式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得分比较,其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生理功能(PF)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农村不同居住方式养老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住房面积、子女数和患病种数是河南省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2014年22期 v.34 6444-6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指导网络项目成本效用分析

    谢波;张开金;孙子林;荚敏;鞠昌萍;韩晶;刘莉莉;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培训指导网络项目与常规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成本效用。方法 T2DM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124例,男72例,女52例,平均年龄(54.15±10.21)岁和对照组72例,男42例,女30例,平均年龄(50.76±9.92)岁。实验组采用自我管理培训指导网络模式管理,即给予初期连续5个半天的糖尿病(DM)集中培训加后续的强化随访(活动、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DM教育。入组时、入组后6、12个月分别使用编制的调查问卷记录一般情况、临床观察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医疗费用和项目成本等资料,并进行T2DM自我管理培训指导网络项目的成本效用分析。结果随访1年内,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入组时有所改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获得单位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所需成本,实验组(4 435.17元)略低于对照组(4 487.31元)。敏感度分析结果与改变参数前的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组取得单位效用所需的成本仍低于对照组。结论 DM教育模式能够改善T2DM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用。

    2014年22期 v.34 6446-6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瑜伽练习对中老年女性体质的影响

    李静;王世涛;毛娟;

    目的探讨瑜伽练习对中老年女性体质的影响。方法对57名中老年女性16 w瑜伽练习前后的身体功能和运动素质相关指标进行测试。结果练习后中老年女性的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和身体功能相关指标较练习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瑜伽练习有助于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的增强,可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

    2014年22期 v.34 6449-6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独生子女老龄化家庭养老需求及对策

    李淑云;张伟新;宋久存;

    目的探讨解决城市独生子女老龄化家庭的养老需求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通过对部分城市独生子女老龄化家庭父母及子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7.8%新就业的独生子女成家需要父母的支持,没有能力反哺父母;67.6%的城市独生子女老龄化家庭父母选择居家养老,28.3%不想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1.6%对社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不认可。结论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应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政府需对独生子女老龄化家庭的父母及其子女给予相应的惠民政策。

    2014年22期 v.34 6450-6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萍乡市社区老年人群癌症防治知识水平的调查

    彭济勇;占志强;鲁志兵;

    目的探讨萍乡市社区对老年人群癌症知识水平展开调查分析的情况评价。方法选择该市社区老年人群1 973例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对常见癌症、癌症危险因素、防癌措施以及癌症警示症状的知晓情况,同时掌握患者癌症的防治知识与不参加癌症筛查的原因。结果调查人群中对肺癌、胃癌以及肝癌三种最常见癌症的知晓率最高,对鼻咽癌、胰腺癌的知晓率较低。癌症危险因素知晓率最高的为吸烟、饮酒,对饮食习惯知晓率最低。防癌措施中控制吸烟饮酒是社区老年人群知晓率最高的,对保持良好情绪、消除职业危害等措施的知晓率较低。癌症警示症状中疼痛与肿块是社区老年人群知晓率最高的,而对消瘦、大便习惯改变等方面的知晓率较低。结论萍乡市社区老年人群的癌症防治知识水平较差,对常见癌症、癌症危险因素、防癌措施以及癌症警示症状的知晓情况并不理想,并不了解癌症的早期防治措施,且部分老年人群不愿参加癌症的筛查,因此相关部门需根据我市社区老年人群的癌症防治知识水平展开针对性的防癌知识宣传工作。

    2014年22期 v.34 6452-6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省养老机构中老年人身体形态、功能指标的灰色预测

    王峰;

    目的预测中老年人的身体形态、功能变化。方法在对陕西省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身体形态、功能各项指标进行5年跟踪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GM(1,1)灰色模型,对其身体形态各项指标进行预测。结果陕西省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平均值都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身高和体重这两项指标女性下降的速度略慢于男性。65~70岁之间老年人的心肺呼吸功能生理性衰退现象较为明显。陕西省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收缩压、舒张压都呈上升的趋势,各年龄段血压平均值的性别差异性不显著,都保持平稳缓慢上升的趋势。结论未来5年内陕西省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体质状况、机能水平还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2014年22期 v.34 6454-6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山东省老年护理人才培养需求

    王芳;

    目的旨在有效开展高校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研究。方法从护理人员现状、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等诸方面,对山东省5个地区48家医院和32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岗人员空缺大,养老机构从数量到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表现为一高三低:年龄高,学历低、职称低、护理人员与床位比低。结论迫切需要依据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证书和人才培养目标,设立专科和本科层次老年护理专业或专业方向教育,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建议尽早将老年护理专业加入本科专业目录。

    2014年22期 v.34 6456-6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南昌市青云谱区高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陈文玲;周春芳;刘岚;

    目的探讨南昌市青云谱区高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南昌市青云谱区高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2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将120例健康高龄女性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合并慢性疾病率、吸烟及便秘比例、体重指数(BMI)、孕次及产次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绝经年龄〔(49.33±3.71)岁〕低于对照组〔(54.01±4.28)岁〕(P<0.01)。观察组患者尿急、排尿频率、夜尿次数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绝经年龄轻、吸烟与便秘、孕次与产次多均是诱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应该引起本地女性群体和临床的重视。

    2014年22期 v.34 6459-6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心理干预对手术室老年围术期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刘婵;张军花;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手术室老年围术期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60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1 d、手术当天以及术后第3日的心率、血压以及HAM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的HA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当天以及术后第3日HA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1 d以及术后第3天心率和血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研究组心率和血压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手术室老年围术期手术患者的焦虑心理,降低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幅度。

    2014年22期 v.34 6461-6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重庆市不发达地区农村中老年居民健康状况

    许红;张宝平;何中臣;唐贵忠;

    目的探讨重庆不发达地区农村中老年居民基本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对474名5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健康率为36.3%,不同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等健康状况差异均显著(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OR=28.071),患重病(OR=0.415)是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基层地方政府应加强卫生保健常识的宣传,鼓励发展简单易行的村级老年常见患病医疗服务;强化老年人的心理卫生意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2014年22期 v.34 6462-6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减轻体重对代谢综合征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影响

    陆勇;李金莲;吴衍麟;逄曙光;胡苏;姜强;史晓红;

    <正>研究证实代谢综合征(MS)中常见的组分肥胖、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均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有关〔1〕。而肥胖是导致MS的一个基础原因。本文比较MS合并BPH患者减肥强化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的效果。1对象和方法1.1受试对象2010年我院干部保健科就诊的MS合并BPH病人82例,MS的诊断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制定的标准。即符合以下4个组成成分中的3个及以上者入选:

    2014年22期 v.34 6464-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

    岳景齐;钟志坚;孙海鹰;田登攀;蒋开元;王建荣;刘艳萍;

    <正>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基底节区。是比较凶险的急症,病程进展快、血肿大,短时间内可发生脑疝。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既能有效地清除血肿,又能尽可能地减少手术创伤,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尽管显微神经外科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当血肿量较大时,由于不能清楚地观察到血肿腔的每个角落,仍未能解决重症脑出血时血肿残留的问题。随着微侵袭手术概念的提出,神经内镜由于光源充足、可直视的特点,已逐渐受到关注。本文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

    2014年22期 v.34 6465-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

    李婧;周琦;马丽;胡良坤;韩红彦;

    <正>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发病及死亡率〔1〕。正常人群中,房颤的发病率大概是0.77%,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超过70岁的人群房颤的发病率超过6%〔2〕。这种高发率使得心血管并发症(如恶性心律失常、脑卒中及心衰等)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升。阵发性房颤中应用厄贝沙坦能有效减少初发房颤及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3〕。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能够直接抑制交感活性,从而

    2014年22期 v.34 6467-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硝酸酯与厄贝沙坦单用或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尚霞;李敏;王刚;杜凯;张楠;张玉玲;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是从微量白蛋白尿到大量蛋白尿,且肾功能呈现进行性下降〔1〕,若治疗不及时,最终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2〕。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大量蛋白尿的治疗手段,主要采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配合低蛋白饮食等综合治疗。近年来,部分DN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

    2014年22期 v.34 6469-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南京市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孔晶;谭峰;

    <正>解决围绝经期妇女的睡眠问题,可以有效地减轻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1年4~9月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符合研究要求的围绝经期妇女450例,年龄35~60岁,出现2次月经周期长度的改变或有围绝经期症状或Kupperman评分>6分或闭经<1年。回收有效问

    2014年22期 v.34 6470-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经颅多普勒彩超对伴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血管性痴呆脑血管储备功能的临床评估

    张馨;李丽;李淞;贾小影;

    <正>血管性痴呆(VD)是目前仅次于Alzheimer病的临床常见的痴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是直接检测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是现阶段评价脑血管功能的临床常用手段。目前分别对VD和脑血管储备的研究较多,但较少探讨VD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CVR)。本研究采用TCD屏气试验,对VD患者的CVR进行了评估。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痴呆组均为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经本

    2014年22期 v.34 6472-6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老老年疑似Ⅰ~ⅢA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莫伟强;官俏兵;邵剑骏;胡梦玮;吴红;

    <正>老年疑似Ⅰ~ⅢA期肺癌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1,2〕,在临床上较难发现,并且由于影像学上的限制和实验室检查的特异性〔3〕,给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能快速准确地确定病灶位置及肿瘤浸润范围和肿瘤细胞的类型,对手术方式选择及化疗方案的制定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研究根据疑似Ⅰ~ⅢA老年肺癌患者肿瘤大小、部位,分别或联合采用3种介入性肺脏病学技术进行诊断。1资料与方法

    2014年22期 v.34 6473-6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合并抑郁症的高血压患者不同药物治疗效果

    马晓英;赵晓玲;金明磊;马建华;杨阳;

    <正>一定比例的高血压患者伴随有抑郁、焦虑〔1〕,而对于这部分患者,其血压的升高常常控制不佳,其主要原因为高血压患者在长期的病变过程中,自主神经功能系统对于心脑血管的调节作用减弱〔2〕及与主动脉弓、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发生感受阈值的改变有关。合并有抑郁、焦虑的高血压患者出现心绞痛、恶性高血压及心肌梗死的概率均显著高于普通高血压患者〔3〕。本研究探讨卡普托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伴有抑郁症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2014年22期 v.34 6475-6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分析

    王璐;王国玉;赵翠;李伟;李彤;

    <正>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50岁以前男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在女性绝经后其高血压的发病率开始上升,70岁以后女性的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这与女性性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有关〔1〕。人体血压在昼夜24 h内呈现双峰一谷的生理性节奏性波动,即杓型血压曲线,部分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呈现异常血压曲线〔2〕,进而加速了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进程。轻度

    2014年22期 v.34 6476-6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与身心健康状况及需求

    薛慧;冉俐;王严;方锐;臧莉;

    <正>机构养老是构建家庭、社区和设施相互支持的照护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载体和支撑〔1〕。本研究旨在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心理状态、身体健康等。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宜昌市区及周边9所养老机构年龄60岁及以上、无急性病发作、能独立或由他人协助完成调查问卷的老年人210人。文盲37.63%,小学24.73%,初中12.90%,大学及其他24.74%;有退休金的49.28%,靠子女供养的24.40%,

    2014年22期 v.34 6478-6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体俭人群肺内磨玻璃样改变分析

    陈彪;韩向君;俞安乐;战跃福;李香营;

    <正>磨玻璃样改变(GGO)是指均匀薄雾状的透光减低区,在此区域内血管和支气管纹理并不被遮盖。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局限性肺部磨玻璃样影与早期肺癌的关系密切〔1〕,早期筛查并及时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材料与方法1.1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和

    2014年22期 v.34 6479-6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空巢老人健康及影响因素

    陈玉凤;熊健;

    <正>我国至少有2 340多万老年人独守空巢〔1〕。本研究旨在了解西部民族地区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1研究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1~2月从湘西地区中抽取60岁以上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的空巢老年人,对其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8份,其中农村260份,城市228份。1.2研究方法自编一般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经

    2014年22期 v.34 6481-6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胸腔镜手术与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周围型病灶诊断中的对比

    曲明江;王启文;赵晖;王雷;

    <正>随着辅助检查技术不断提高,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断率日益提高。中心型病灶可以通过支气管镜检查、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痰细胞检查等明确性质,然而周围型病灶明确病理学诊断仅能依靠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但孤立性肺结节及直径<1 cm的微小结节的阳性率却不能令人满意。尤其肺穿刺活检导致的气胸、出血,甚至空气栓塞、大量出血、肿瘤播撒等致命性并发症仍不可完全避免。近

    2014年22期 v.34 6482-6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人工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系统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张欣;郭义超;李冬月;杨朔;

    <正>在全身各处骨折伤害中,包含老年股骨粗隆间存在的不稳定性骨折,在传统治疗方式主要是对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式,且患者长期保持卧床状态,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1〕。随着治疗技术水平提高,手术治疗成为老年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相对于保守治疗,效果更好〔2〕。手术治疗存在人工关节置换以及内固定等多种方式,临床治疗方式在对这两种治疗手段存在争议〔3〕。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在临床难以有效治疗,且治疗后患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预后效果不佳。本文拟探究治疗老

    2014年22期 v.34 6484-6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疑难消化道出血39例的介入诊疗

    张文雷;张佳欠;王鑫森;王雪;李佳睿;

    <正>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常规检查方法有钡餐造影、钡剂灌肠、纤维内镜、放射性核素扫描等,虽对诊断消化道出血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弥补了传统检查方法的不足。本文旨在系统评价DSA对疑难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和临床疗效。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1998年12月至2007年3月行DSA检查的疑难消化道出血患者39例,男28例,女11例,年

    2014年22期 v.34 6486-6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腹腔镜远端胃D2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刘选文;刘卓;陈学博;黄杰;于鹏飞;房学东;季福建;

    <正>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MIS)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越来越流行于治疗一些恶性疾病,尤其是在治疗胃肿瘤方面,特别是针对远端胃。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远端胃切除术117例,观察其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7例,男71例,女46例;年龄37~81〔平均(59±22)〕岁;肿瘤部位:胃窦及幽门区癌63例,胃角39

    2014年22期 v.34 6488-6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增殖诱导配体、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小板生成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

    王欢;陈曦;刘艳春;刘庆荣;

    <正>多发性骨髓瘤主要特征是恶性变的细胞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由于树突细胞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激发和控制获得性免疫反应的程度和范围中起重要的作用,也是免疫应答的起始细胞〔1,2〕,因此与其相关的蛋白,可能是促使骨髓瘤发生和发展的因子〔3〕。血清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血小板生成素(TP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均为此类相关蛋白,骨髓瘤患者四种蛋白血清

    2014年22期 v.34 6489-6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阴囊恶性神经纤维瘤1例

    宋严冬;马忠萍;

    <正>阴囊可发生与身体其他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相似的肿瘤,多数来源于皮肤附件,但总发病率较少。而阴囊癌在人群中发病率甚为少见,大多数以鳞状细胞癌及炎性癌(湿疹样癌)为主,其他阴囊恶性肿瘤更为罕见。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左侧阴囊内肿物2年余,初起时偶然发现左侧阴囊内肿物,无疼痛及发热,包块增长缓慢,近半年增长迅速。查体:左侧阴囊明显增大,阴囊皮肤无红肿及湿疹,阴囊内触及一质韧卵圆形肿物,大小6.0×5.0×5.0 cm3。包块无触痛,

    2014年22期 v.34 6491-6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微波治疗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老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陈胜辉;姚文亮;

    <正>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约占泌尿门诊的25%~30%〔1,2〕,是常见的慢性泌尿系统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和反复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还有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亦常合并前列腺增生〔3,4〕。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是美洛昔康,近年来亦有报道称微波治疗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5,6〕。本研究分析微波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老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及

    2014年22期 v.34 6492-6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血浆中CD62p与C反应蛋白在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中的表达

    陈曦;李丹;何海涛;

    <正>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涉及各种因素,其中C-反应蛋白(CRP)可能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炎性因子,而血浆CD62p是活化血小板的特异性标志,具有启动、放大血栓形成的重要作用,在炎症和栓塞中起着中心环节作用。本文探讨CD62p及CRP在急性脑出血(CH)及脑梗死(ACI)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脑卒中的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我科2011年1~10月急诊入院的ACI

    2014年22期 v.34 6494-6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早期康复疗法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刘军;魏巍;霍维玲;

    <正>股骨骨折在成人骨折中约占10.81%〔1~3〕。由于老年人自身骨质情况,使得股骨骨折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多见,骨折多由摔伤、交通意外等造成。对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及家属最担心的问题是骨折愈合及远期生活质量的问题。生活质量多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进行评价。ADL是指人们为了独立生活而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动作活动,是对患者综合能力、生活技能的评定〔4,5〕。本研究拟观察早期康复疗法对老

    2014年22期 v.34 6495-6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120例

    高锦春;陈彩虹;刘雁峰;

    <正>老年性阴道炎多发生在绝经后,是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年龄53~65岁,平均年龄61.5岁。绝经2~8年,病程短者1 w,病程长者达半年。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色水样或脓性,外阴瘙痒,灼热

    2014年22期 v.34 6496-6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76例综合治疗的疗效

    张波涛;宋斌;

    <正>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中国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已过亿,发病率约达15%〔1〕。该病易复发,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治疗,疗效确切〔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治疗的临床资料,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81条患肢)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治疗

    2014年22期 v.34 6497-6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

    霍宏健;张红;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首选方法,但是在基层医院受技术条件的限制,PCI开展较少,溶栓治疗应用较多。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产生,抑制血小板凝集,维持血管内皮稳定,防止血栓形成,改善患者预后〔1〕。本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

    2014年22期 v.34 6498-6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尿酸水平

    刘晓冰;赵腾;李敏;周春奎;刘晶瑶;

    <正>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病变晚期轴索亦可受到破坏,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复发率及致残率高。尿酸(UA)是嘌呤核苷酸代谢的终产物,是内源性的抗氧化剂和过氧化亚硝酸阴离子的天然清除剂。临床研究证实MS患者血清UA水平较低,同时给予UA治疗可抑制其病情发展〔1〕。本文探讨血清UA水平在M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 MS组:根据Poster的MS诊断标准,选取

    2014年22期 v.34 6500-6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腰椎棘间韧带退变MRI分型的可重复性

    王闯;王策;方昊;毛海英;

    <正>棘突韧带复合体由棘突、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组成,其在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及生物动力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病变或退变常加快临近节段的退变,进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目前,国内关于老年人棘间韧带的影像学研究鲜有报道。MRI凭借其超高软组织分辨率、多参数任意平面成像等特点已成为研究脊柱病变的重要手段。MRI正中矢状面能够清晰地显示棘突、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本文旨在利用Kappa检验评价老年棘间

    2014年22期 v.34 6501-6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石福宏;

    <正>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CI)是由脑梗死、脑出血或者白质疏松、慢性脑缺血等脑血管病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对脑部血管有一定危险性的疾病导致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综合征〔1〕,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患者的家属背上沉重的负担。VCI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病情呈阶梯式发展〔2〕。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I)是神经系统细胞膜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运转

    2014年22期 v.34 6503-6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Tau蛋白O-GlcNAc糖基化修饰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李琳琳;刘曼;鄢锟;张吉翔;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进行性退变的疾病,其组织病理学典型改变为β淀粉样肽沉积而成的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缺失和胶质增生〔1〕。早在1986年就已发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FT)是由过度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在神经元内高度螺旋化形成〔2〕。近年来Tau蛋白与AD之间的研究成为热点,大量证据表明: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在神经退行性变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0位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

    2014年22期 v.34 6504-6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厌氧菌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黄筱钧;邓昭敏;张硕;李明远;

    <正>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80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已成为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其中5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80岁达到高峰,居民因癌症死亡率是13%〔1〕。肿瘤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传统的肿瘤治疗面临着特异性不高、靶向性不强、难以对实体肿瘤的乏氧区发挥作用等方面的挑战,迫切需要新疗

    2014年22期 v.34 6507-6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膳食纤维与老年健康

    彭辉;王欢;

    <正>我国居民饮食结构表现为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摄入量不断提高,植物性食物则持续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状况堪忧,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加。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专家们一致认为:纤维食品将是21世纪主导食品之一。目前已有大量关于膳食纤维在防治便秘、控制体重、抗癌、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以及提高人体肠道免疫力等方面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医

    2014年22期 v.34 6510-6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miRNA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范致星;杨简;

    <正>缺血性心脏病(IHD)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已成为世界第一位的死亡原因〔1〕。当IHD发生发展时,外周血中心肌肌钙蛋白(c 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就会大量升高,特别是c Tn对IH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但c Tn一般在IHD患者具有典型胸痛症状3.5 h后才会有明显的升高,由于这种相对"延迟"的释放,当被检测出时,心肌

    2014年22期 v.34 6513-6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肾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陈锐;聂海洋;陈锦英;南征;

    <正>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据国际DM联盟2011年统计,全球DM患病人数为3.66亿,预计2030年将达到5.52亿。25%~40%的DM患者最终发展为DM肾病(DN),DN为DM微血管病变引起,是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原因〔1〕。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缺乏特效的药物,仍以降糖、调脂、合理饮食

    2014年22期 v.34 6515-6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自噬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李彩丽;魏虎来;黄双盛;李永泉;

    <正>化疗药物可引起非凋亡形式的细胞死亡,包括坏死、自噬等〔1~3〕。凋亡与坏死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主要取决于化疗药物作用的浓度和时间,坏死被认为是损伤所引起的偶然性细胞死亡,但最近也有研究发现有些坏死方式是程序性的,这一过程称为坏死性凋亡。另外,在同一细胞可同时观察到自噬和凋亡现象,说明自噬与凋亡共同操纵着细胞的最终命运(死亡/存活)。本篇综述旨在探讨自噬在肿瘤发生及肿瘤化疗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

    2014年22期 v.34 6517-6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韦璐;陈刚;

    <正>孤立性肺结节(SPN)是指直径<3 cm近乎圆形的病变,病变由肺实质包绕,无肺不张,肺门扩大及胸腔积液〔1〕;分为恶、良性两大类。恶性SPN多为原发性肺癌,极少数为转移瘤所致。良性SPN中约80%为炎性肉芽肿,10%为错构瘤,其余为炎性假瘤、机化性肺炎等〔2〕。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全球通过影像学筛查可检出SPN达17万例。对于SPN的影像学诊断核心问题在于评估SPN的良恶性〔3〕。早期诊断恶

    2014年22期 v.34 6521-6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活性氧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增殖、迁移及胶原分泌过程中的作用

    高媛;孔卫娜;张铎;李雪;李楠;柴锡庆;

    <正>近期研究证明血管外膜中的主要细胞成分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VAF)对多种刺激具有应答能力,被激活后获得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tin)的表达特征,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F)表型,然后可向中膜和新生内膜迁移、增殖,同时大量合成胶原纤维,参与血管重塑过程。VAF的表型转化、增殖、迁移及胶原纤维的合成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血管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1〕。活性氧(ROS)

    2014年22期 v.34 6523-6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现行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分析与评估

    魏彦彦;

    <正>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在宪法中规定子女有责任赡养父母的国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都明确规定了作为家庭成员的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义务,中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立法得到保障。家庭养老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养老方式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简单化及家庭社会功能弱化直接影响传统的养老模式。现行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依然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尚处于碎片化状

    2014年22期 v.34 6526-6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 ]
  • 衰老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葛亮;王桦;曾尔亢;张艳芳;

    <正>衰老是指伴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解剖学方面的变化,也是人体对内环境和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是生物体在生命后期阶段出现的全身性、进行性、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1〕。衰老可表现为头发花白、皮肤褶皱、行动迟缓、相关激素分泌减少、记忆功能减退及多种脏器退行性变化等〔2〕。从整个衰老的分子特征来看,可以概括为:基因组不稳定、细胞衰老、端粒损

    2014年22期 v.34 6529-6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 ]
  • 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及三位一体的康复护理模式建立

    万莉;谢莉玲;

    <正>脑卒中是包括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和脑梗死〔1〕。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为(120~180)/1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2〕,我国现幸存脑卒中病人近700万,其中致残率高达75%〔3〕。脑卒中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认知和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精神和经济的巨大负担。本研究旨在探讨

    2014年22期 v.34 6533-6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TKI耐药后治疗进展

    张彩霞;王成;郝立群;

    <正>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约15%白种人患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1〕,而亚裔人种的EGFR突变率较高,约为30%〔2〕。多项大型临床资料显示以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NSCLC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已成为临床治疗肺癌的手段之一。IPASS、NEJ002、WJTOG3405、EURTAC等研究已证

    2014年22期 v.34 6535-6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新进展

    王晓松;曾慧;

    <正>神经系统疾病中脑卒中是吞咽障碍的首要原因〔1〕。而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临床并发症〔2〕,也是预测脑卒中后3个月患者死亡率的独立指标〔3〕,易使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4〕、营养不良〔5〕、脱水、窒息等,进而导致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和生活质量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科学有效地治疗吞咽障碍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1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相关知识

    2014年22期 v.34 6538-6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Graves病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熊晓亮;白金锡;刘颖;罗云霄;

    <正>Graves病(GD)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TH)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是复杂的多基因疾病。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组具有调节活性的、可溶性低分子量蛋白物质,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效应发挥调节免疫、组织损伤、促进细胞生长、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T细胞是人体重要免疫细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根据其分泌的细胞因

    2014年22期 v.34 6541-6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右旋美托咪啶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袁作芝;王华;

    <正>盐酸右旋美托咪啶(DEX)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抗交感活性,可改善围术期心血管稳定性,无呼吸抑制,有器官保护等特性〔1〕。与可乐定相比,DEX是一种特异性、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受体(α2∶α1)选择性比为1 620∶1,是可乐定的8倍。DEX分布半衰期约6 min,清除半衰期约2 h〔2〕。DEX的清除绝大部分是直接通过葡萄糖醛酸化和细胞色素P450生

    2014年22期 v.34 6543-6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骨质疏松影响因素及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

    庞丹丹;岳亚杰;徐盼盼;孟可;赵珩;

    <正>骨质疏松(OP)发病隐匿、骨折风险高。O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近年来OP影响因素及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OP的定义OP最早是1885年Pommer提出来的,通过对OP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1993年第四届国际OP大会将OP定义为以骨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及骨折危险性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1〕。其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2014年22期 v.34 6545-6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正>《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2014年22期 v.34 6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正>中国老年学杂志从未设任何网站,唯一投稿方式为邮箱投稿,投稿邮箱为:okgood911@126.com。唯一咨询电话:0431-88923384。唯一汇款方式为邮局汇款,汇款地址:长春市建政路971号《中国老年学杂志》编辑部收,邮编:130061。

    2014年22期 v.34 6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启事

    <正>《中国老年学杂志》现辟有述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调查研究、经验交流及综述等栏目。欢迎老年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医疗的科研人员、医务工作者及广大师生踊跃赐稿。为了提高稿件处理速度,保证编辑部与作者间的沟通更快捷、及时,希望广大作者在投稿的同时附电子版,告知电子邮箱、手机或其他联系电话,并欢迎直接通过E-mail投稿。地址:长春市建政路971号《中

    2014年22期 v.34 6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老年学杂志》征订启事

    <正>《中国老年学杂志》(ISSN1005-9202,CN22-1241/R)为中国老年学学会会刊,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创刊较早,唯一囊括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和老年社会学的老年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老年医药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流行病学、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兼顾老年社会学(人口老化、健康老龄化、老年教育、养老及社区服务、老年保健等)、老年心理学、衰老生物学及抗衰老研究等方面的文章。辟有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综述与述评、学术动态等栏目。

    2014年22期 v.34 6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4年《国际护理学杂志》征订启事

    <正>《国际护理学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和吉林省医学期刊社主办的中央级护理学专业杂志,所载文章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MCC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欢迎广大护理工作者在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或向编辑部直接订阅。《国际护理学杂志》为月刊,大16开,144页。刊号ISSN 1673-4351,CN22-1370/R,邮发代号12-116,每期定价9元,全年108元。地址:长春市建政路971号《国际护理学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130061,垂询电话:0431-88920584。

    2014年22期 v.34 6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正>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1)美国化学文摘(CA),CODEN ZLZHAO,http://www.lib.dlut.edu.cn/layersec.asp;

    2014年22期 v.34 6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正>《中国妇幼保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吉林省医学期刊社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类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1001-4411,国内统一刊号:CN22-1127/R,大16开本。辟有改革管理、社区服务、母婴保健法、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生殖健康、调查研究、更年期保健、讲座、综述、人才培养、实验与基础研究、适宜技术等栏目。网上投稿电子信箱:zgfybj@sina.com/zgfybj0431@yahoo.com.cn。来

    2014年22期 v.34 6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正>《中国免疫学杂志》是中国免疫学会会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为基础医学、生物学的核心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的源期刊,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摘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摘的来源期刊。曾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首批期刊方阵"双效"期刊,首届北方优秀期刊奖。本刊主要栏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免疫药理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肿瘤免疫学、SARS与免疫、临床免疫学、生殖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中医中药与免

    2014年22期 v.34 6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