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建军;朱小东;曲颂;潘闻燕;李小宇;
目的研究广西南宁鼻咽癌患者p53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0例鼻咽癌患者、200例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选取p53基因SNP rs117562731位点作为遗传标记,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测序方法检测rs117562731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两组不同基因型与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通过对rs117562731位点多态基因型检测分型发现,在鼻咽癌组和对照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0.0%、17.0%、3.0%和93.0%、5.5%、1.5%。rs117562731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鼻咽癌组与对照组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53基因SNP rs117562731位点多态性与鼻咽癌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012年18期 v.32 3867-3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荣伟;李颖;周志可;
目的通过分析α-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无效的危险因素,明确初诊老年BPH的药物选择。方法回顾研究96例老年BPH患者,其中单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新治疗组42例,与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联合治疗组54例,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最大尿流速(Qmax)、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果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前列腺体积、Qmax和IPSS具有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PSS(P<0.001)及前列腺体积(P<0.05)与老年BPH单药治疗无效密切相关。结论老年BPH患者单药及联合治疗均能改善病情,对于初诊时具有较高的IPSS评分及严重的前列腺体积增大者应给予药物联合治疗。
2012年18期 v.32 3869-3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利红;吕敏;肖峰;李瑞莉;杨慧敏;崔明明;政晓果;陈博文;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收集被试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疾病情况、行为生活方式等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并采集空腹静脉血,实验室检测血糖、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将1 937名社区中老年居民根据体检情况分为MS病例组、高危组和健康对照组,分析血浆hs-CRP与MS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s-CRP水平与年龄、TC、空腹血糖、尿酸、舒张压(DBP)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01)。偏相关分析进一步控制其他MS组分,血浆hs-CRP水平仍与年龄、TC、空腹血糖、尿酸、DBP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01)。随着MS组分聚集数量的增加,血浆hs-CRP水平呈现上升趋势(P=0.001)。当MS组分≥2个时,中老年人群血浆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浆hs-CRP与MS及其组分有关联。
2012年18期 v.32 3871-3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育强;孙坚;张本全;刘红欣;庄韬;
目的采用甘氨茶碱钠联合辛伐他汀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通过与甘氨茶碱钠常规治疗的对照分析,判断联合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COPD患者,半随机分成41例甘氨茶碱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39例甘氨茶碱钠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Profiler体描绘肺功能仪测定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及第一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按照疗效评价标准判断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与肺功能的检查结果显示,IL-6,IL-8,TNF-α两组治疗前后各自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FEV1/FVC,FEV1/pre,呼吸困难指数两组治疗前后除对照组FEV1/FVC没有差异外,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01),两组治疗后比较,除FEV1/pre没有差异外,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两组治疗前后pH,PaCO2,PaO2,SaO2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P<0.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H,PaCO2,PaO2,SaO2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5.61%。结论本研究采用甘氨酸茶碱钠片加用辛伐他汀治疗COPD,对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有明显的改善,证明了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在COPD的治疗中有潜在的价值,为COP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选择途径。
2012年18期 v.32 3873-3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谭晓雪;罗玉玲;招丽媪;陈少梅;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提高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方法将58例早、中期AD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时做常规康复训练与出院指导并解答患者及照顾者提出的疑问,出院后不作任何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无论住院或出院均进行记忆、逻辑思维、日常生活能力、定向力、体能等为期1年的训练。采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成人韦氏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AD患者在入组时和1年后评定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结果通过有目的的康复训练,1年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WM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均P<0.05),痴呆程度的演变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有效的康复可提高早、中期AD患者认知能力,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提高其生存和生命质量。
2012年18期 v.32 3876-3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 ] - 计晨琳;孙斌;韩素萍;王晶;张丽;祝丽珺;李晓南;
目的观察儿童期、育龄期及绝经期女性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11βHSD1 mRNA表达水平,探讨人类不同年龄脂肪组织积聚和分布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开腹手术女童〔11例,年龄(5.64±3.72)岁〕、育龄期非妊娠妇女〔13例,年龄(33.24±6.25)岁〕及绝经期妇女〔11例,年龄(66.06±7.13)岁〕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同时测定身高、体重和腰臀围,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脂肪组织11βHSD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无论皮下及网膜,女童脂肪组织11βHS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育龄期(皮下:P<0.001;网膜:P=0.003)及绝经期妇女(皮下:P<0.001;网膜:P<0.001);育龄期妇女11βHS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绝经期妇女(皮下:P<0.001;网膜:P<0.001)。绝经期妇女网膜脂肪组织11βHSD1 mRNA表达明显高于皮下(P=0.01)。成年期女性网膜脂肪组织11βHSD1 mRNA表达水平与BMI(r=0.416,P<0.05),WHR(r=0.775,P<0.001)正相关。结论脂肪组织11βHSD1 mRNA的表达呈现年龄依赖性及部位差异性,并与成年女性BMI、WHR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了人类脂肪组织的生长和不同部位分布的调节。
2012年18期 v.32 3878-3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冀;杨发满;张培莉;李蓉;汪元浚;
目的探讨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PADI)基因4中-92位点(PADI4-92)、94位点(PADI4-94)和104位点(PADI4-104)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方法鉴定90例RA患者(汉族、藏族、回族)和90名健康体检者(汉族、藏族、回族)基因及基因型,计算其频率,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A外周血抗CCP抗体水平。结果PADI4-92、PADI4-94及PADI4-104位点存在A和G、C三种等位基因,A/A、C/C、G/G、A/G,G/C五种基因型,汉族、回族、藏族RA及健康对照组PADI4-94的A/A、G/G和A/G基因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5,P=0.949;χ2=1.105,P=0.949;χ2=0.657,P=0.720);PADI4-104,表现为A/A、G/G和A/G基因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7,P=0.734;χ2=0.617,P=0.734;χ2=1.198,P=0.549);PADI4-92,表现为C/C、G/G和G/C基因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5,P=0.949;χ2=1.105,P=0.949;χ2=0.234,P=0.889)。RA组PADI4-94/PADI4-104/PADI4-92各基因型间红细胞沉降率(ESR),RA疾病活动关节评分28(DAS28)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藏族、回族人群PADI4-92、PADI4-94和PADI4-104位点存在多态性,但其与RA的易感性无关。
2012年18期 v.32 3881-3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曦;杜薇蓓;于璐;杨倩;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进行评估,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炎症状态以及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与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16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组(n=36)、微量蛋白尿组(n=39)和大量蛋白尿组(n=41)。观察患者血清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机体免疫反应(CD3、CD4、CD8、CD4/CD8、B细胞、NK细胞、IgG、IgA、IgM、C3、C4)水平的改变,并与正常对照组(n=56)进行对比。结果无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的hsCRP和机体免疫反应水平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量蛋白尿组的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P<0.01);大量蛋白尿组的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1)。CD3、CD4、CD4/CD8、B细胞、NK细胞及IgG明显下降(P<0.05P<0.01),而IgA、IgM、C3、C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早期检测血清hs-CRP、HbA1c、eGFR、TC、TG、LDL-C、Cystatin C和UAER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观察DN病情及判断DN预后的参考指标;早期DN患者存在微炎症和免疫功能下降,消除或控制促炎因素,改善早期DN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从而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
2012年18期 v.32 3883-3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郭立兵;石卫民;宋维舒;范义湘;胡伟汉;金厅;
目的探讨老年鼻咽癌的PET/CT显像中肿瘤18F-FDG摄取与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40例老年鼻咽癌患者进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检查,测定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和平均摄取值(SUVmax和SUVmean);应用标准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亲和(SP)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患者肿瘤组织PCNA和VEGF的表达。结果 38例老年鼻咽癌组织的SUV max为8.46±1.92;38例老年鼻咽癌组织PCNA阳性细胞率为36.18%,VEGF染色阳性细胞率为60.8%;鼻咽癌组织FDG摄取(SUV max)与PCNA表达阳性率无相关(r=0.135,P=0.407),与VEGF表达阳性率相关(r=0.460,P=0.03)。结论老年鼻咽癌组织FDG摄取与VEGF过度表达相关。
2012年18期 v.32 3886-3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乃静;白雪;潘作东;何平;
目的探讨老年膀胱造瘘患者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及生物被膜菌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61例72~102岁老年膀胱造瘘患者的导管,导管拔出后运用超声震荡使导管表面生物被膜完全脱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管壁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情况;对导管内定置细菌进行培养鉴定并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结果膀胱造瘘管培养的致病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34.4%)、铜绿假单胞菌(23.0%)、粪肠球菌(18.0%)、阴沟肠杆菌(16.4%)、表皮葡萄球菌(6.6%)、肺炎克雷白杆菌(3.3%)等,生物被膜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浮游菌(P<0.05)。结论生物被膜的形成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老年膀胱造瘘患者难治性尿路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
2012年18期 v.32 3888-3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阳;杨国杰;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CHF患者120例(年龄均≥60岁),检测血清胱抑素C浓度,根据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浓度中位数,分为胱抑素C正常组胱抑素C<1.65 mg/L,n=60)和胱抑素C升高组胱抑素C>1.65 mg/L,n=60)。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对这些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与胱抑素C正常组相比,胱抑素C升高组的LAD、LVD、LVPWT、IVST、LVMI、脑钠肽(BNP)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含量与LAD、LVD、LVPWT、IVST、LVMI、脑钠肽(BNP)呈正相关(P<0.01),经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与药物治疗校正后,上述相关性仍然存在,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D、LVD、LVPWT、IVST、LVMI、BNP、肌酐与胱抑素C升高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胱抑素C浓度与老年心衰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衡量CHF患者心室重构程度的一项指标。
2012年18期 v.32 3890-3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周平;雷秋模;曹亚丽;吴晓波;欧阳倩雯;
目的观察槐耳颗粒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为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寻找更多方法。方法将老年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性激素受体阳性组(A组:接受内分泌治疗)和性激素受体阴性组(B组:不接受内分泌治疗)。两组再各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槐耳颗粒组)与对照组(未服用组),对比观察3年内患者复发转移率、无病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等指标,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等。结果 A组及B组中治疗组患者复发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A组及B组中治疗组无生病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A组中总生存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中治疗组总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槐耳颗粒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低,无病生存时间长,患者生存质量更高,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老年乳腺癌的药物。
2012年18期 v.32 3892-3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陈玉梅;许琴;宋学香;汤敏敏;魏述军;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高龄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患者按接诊时间,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行冠心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授权教育干预,教育结束后,两组电话随访6个月,并分别在入组前、干预后6个月评价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结果试验组干预后6个月健康促进行为生活方式量表中社会支持维度得分最高,依次为自我实现、适当营养、健康责任、压力处理及运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冠心病附加条目及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以授权教育为指导的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012年18期 v.32 3893-3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于水;顾岩;吕巍;温澄非;
目的比较无创呼吸机与面罩吸氧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给予面罩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的症状及呼吸频率、心率、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和B型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67.5%,各项观察指标两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较面罩吸氧更安全有效。
2012年18期 v.32 3896-3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 ] - 刘志伟;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RAS)病人行介入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48例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病人对于其行介入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及血压变化。结果 48例患者中5例大动脉炎和8例肾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患者采取单纯球囊扩张术,其余35例患者均采用肾动脉支架植入术。介入治疗后,平均SBP降至(139±18)mmHg;DBP降至(81±12)mmHg,平均服用药物种类由治疗前的(2.5±1.5)种下降为(1.5±0.5)种,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6~24个月结果显示:治愈28例(58.33%),改善6例(12.5%),无效14例(29.17%)。结论肾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病人行经皮肾动脉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介入治疗后大部分老年病人血压下降明显,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减少服药种类。
2012年18期 v.32 3898-3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贾川;宋志勇;胡进中;申军华;程念;李芳芳;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基因的基因多态性与血清胆固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45岁以上普通健康中老年人群随机抽样201人,收集每个成员的基本信息并采静脉血3 ml。测定每个成员血清胆固醇水平,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LFP)技术测定其APOE、LDLR和ER-α基因多态性分析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胆固醇相关性:男性、年龄≥60岁亚组中胆固醇水平有差别,(P<0.05)、组间两两比较E3等位基因组胆固醇水平高于E2组(P<0.05);LDLR基因多态性与血清胆固醇相关性:全性别、年龄≥60岁亚组中aa型LDL-Ch水平高于Aa型(P<0.05);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与血胆固醇相关性:男性、年龄≥60岁亚组中,p等位基因组HDL-Ch水平高低于P等位基因组(P<0.05)。结论 APOE,LDLR,ER-α(PvuⅡ)基因多态性与血胆固醇水平有关。
2012年18期 v.32 3900-39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洪水翔;赖日勇;钟玮平;廖光宏;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Tiam)1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探讨Ti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105表达的关系。方法以89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存档蜡块为观察组,50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Tiam1、VEGF及CD105表达,探讨Tiam1、VEGF和MVD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表达关系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iam1、VEGF及MVD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iam1、VEGF及MVD均与肿瘤转移、体积及Ki67表达相关。肝癌Tiam1、VEGF及MVD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肝细胞癌中Tiam1、VEGF高表达,共同促进CD105阳性的血管形成,联合检测Tiam1、VEGF及CD105可能对判断肝细胞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2012年18期 v.32 3903-3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曲双;廖丽昇;魏天南;林芸;陈碧云;陈为民;
目的分析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04年7月至2011年12月期间178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16.29%。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对多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P<0.05的参数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粒细胞缺乏、心脏病史、血红蛋白值、化疗后平均液体平衡量及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值、平均液体平衡量、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是急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急性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及早发现并及时进行相关的干预性治疗非常必要。
2012年18期 v.32 3905-3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丽芳;谢晋湘;王建昌;魏璇;张力;刘力生;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与中心动脉压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脉搏波分析仪记录472例受试者(理想血压组167例,正常高值血压组129例,及高血压组176例)的桡动脉脉搏波,经计算机转换函数自动转换为相应的中心动脉脉搏波,并计算中心动脉压力及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增强指数(AIx)。结果与理想血压者相比,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体重指数、吸烟及饮酒的比例、血尿酸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增高;中心动脉收缩压、收缩末期压及中心动脉增强压分别增加13.39 mmHg(95%CI,9.71~17.08 mmHg)、11.66 mmHg(95%CI,8.37~14.94 mmHg)及1.95 mmHg(95%CI,0.52~3.38 mmHg),增强指数增加3.97%(95%CI,0.27%~7.68%)。虽然正常高值血压组的偶测血压显著低于高血压组,但经年龄、性别及身高、心率等调整后,两组的增强指数无显著差异。结论与理想血压者相比,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且中心动脉压力及增强指数升高,提示患者左心室负荷加重,动脉顺应性下降。这些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能有助于增加心血管病危险,对其进行评价有助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危险分层及防治。
2012年18期 v.32 3907-3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洪畋;赵湜;毛红;王中京;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糖尿病足发生的影响。方法将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3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亚临床甲减分为亚临床甲减组及非亚临床甲减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合并慢性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亚临床甲减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促甲状腺激素(TSH)、冠心病、糖尿病足发病率明显高于无亚临床甲减组,踝肱指数则明显降低。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是糖尿病足〔OR=1.274(95%CI:1.102~1.473)P<0.05〕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有必要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和干预亚临床甲减,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2012年18期 v.32 3909-3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朱颖;史文博;崇敬;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1.5 s长RR间期的病因和心电图改变。方法对7 245例动态心电图受检者中伴>1.5 s长RR间期的598例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发生长RR间期的年龄、性别及长RR间期的时间分布,探究其病因和心电图改变。结果 >1.5 s长RR间期的检出率为8.25%,61~93岁老年人发生比例较高,占80.60%(P﹤0.01),其中61~93岁男性发生长RR间期的比例最高为48.33%,与前两个年龄组男性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长RR间期发生在23:00~5:00点最多,占57.02%,与发生在6:00~22:00点比差异显著(P﹤0.01)。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三者或二者的合并为长RR的最常见病因;正常人也可见长RR;药物可诱发长RR;长RR的主要心电图改变是心房颤动(43.31%)、室上性早搏未下传(15.05%)、阵发心房颤动(7.53%)、Ⅱ度窦房阻滞〔S-AB(5.52%)〕、Ⅱ度Ⅰ型房室阻滞〔A-VB(3.51%)〕。>3 s长RR多见于心房颤动、Ⅲ度房室阻滞、三分支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且50%伴晕厥。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是安全、有效、可重复、长程检测长RR的惟一手段。分析长RR要结合年龄、性别、发生时间、病因等临床情况,注意鉴别诊断。
2012年18期 v.32 3911-3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岳冬梅;刘龙;王凌燕;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可能机制及ALT在其中的可能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5例为观察组,正常对照组95例;观察组又分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 IU/L组50例,ALT<40 IU/L组55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ALT>40 IU组组与ALT<40 IU组相比:冠心病发病率、血清空腹血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数目、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升高,ALT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与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等危险因素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2年18期 v.32 3914-3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张国梅;
目的探讨PTEN和surviv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38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72例和正常卵巢组织20例,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PTEN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PTEN在正常卵巢、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0例(100%)、35例(92.1%)、28例(38.9%),PTEN在恶性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卵巢和良性肿瘤组织(P<0.01);survivin在三组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0、1例(2.6%)、48例(66.7%),survivin在恶性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肿瘤组织(P<0.01)。PTEN和survivin蛋白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负相关(r=-0.4156,P=0.0004)。PTEN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阴性表达率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正相关(P<0.05,P<0.01),与组织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urvivin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P<0.01),与组织分型无关(P>0.05)。结论 PTEN基因表达下调和survivin基因表达上调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且二者具有协同调控作用,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对于评价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和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2012年18期 v.32 3916-3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邵新宏;韩渊;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对手术治疗的胃癌165例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法。结果该研究患者总的1年生存率为81.4%,5年生存率为48.3%。平均生存时间为(34.8±2.1)个月。随访期间死亡89例(53.9%)。单因素分析表明,围术期输血、肿瘤的部位、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腹膜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廓清术式均为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腹膜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廓清术式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2012年18期 v.32 3918-3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学军;郭大英;曾碧映;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选择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该院门诊体检年龄≥60岁健康老年人群2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脂水平、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19.125,P=0.003;TG:t=13.412,P=0.001);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8.532,P=0.007)。在两组中皆以ε3/3型频率最高,ε3/4、ε3/2次之,ε4/4、ε2/4、ε2/2型频率很低,两组人群ApoE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两组受试者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2,P=0.030)。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血脂水平升高及其发病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2年18期 v.32 3920-3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晖;叶真;陈树强;刘新秀;甘玲;许翔;曾锦树;
目的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观察老年女性在静息、Valsalva和缩肛时的肛提肌裂孔和耻骨内脏肌的变化,为老年女性的盆底形态学观察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影像学方法。方法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技术对65例老年女性进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获得盆底横断面声像图,观察肛提肌裂孔在静息、Valsalva和缩肛时的形态改变并进行参数测量。分别测量肛提肌裂孔横径(N)、前后径(M)、面积(A)、耻骨内脏肌厚度(C)和肛提肌左右支的夹角(γ)。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肛提肌裂孔的结构,POP组,SUI组静息及缩肛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老年女性的盆底解剖结构;可用于评估耻骨内脏肌功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其功能下降。
2012年18期 v.32 3922-3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褚金龙;王希涛;李伟;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对肠肿瘤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需进行肠肿瘤根治术择期手术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及病情、自体输血适应证等情况分为两组,预存式自体输血者27例(观察组),异体输血者35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及输血不良反应。结果 (1)术前两组IgG、IgM、Ig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两组IgG、IgM、IgA均下降,两组在1 d、7 d时检测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术后与术前比较,两组在术后1 d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 d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输血对肠肿瘤患者免疫球蛋白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不良反应小,围术期自体输血较异体输血更具有优越性。
2012年18期 v.32 3924-3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姬卫国;王祥麒;李志刚;王红玲;谷宁;张翼;李薇薇;李伟明;王俊涛;
目的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的表达特点,探讨二者相关性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96例血清标本为观察组,正常体检成人55例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含量,观察其在不同类型中表达差别,关注不同生存年限患者表达差别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在不同病变类型、不同预后患者中表达差别显著,观察组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表达呈正相关。结论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二者参与了疾病进展,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病变程度及指导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18期 v.32 3926-3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东华;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与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6例NSCLC、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C的表达水平,采用淋巴管特异性标志物LYVE-1检测MLVD,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VEGF-C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NSCLC组织中LYVE-1标记的MLVD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VEGF-C表达阳性的组织中MLVD显著高于阴性组织(P<0.05)。VEGF-C蛋白的表达与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有关。结论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在NSCLC中表达明显升高,其促进了淋巴血管内皮细胞的大量增殖以及淋巴血管的生成,对肿瘤生长和转移起到了促进作用。
2012年18期 v.32 3927-3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勇;张寰;顾秀峰;李焕明;刘乃丰;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AGEs作用ECV304细胞后,采用RT-PCR法及明胶酶图分析方法分析MMP-2表达和活性与AGEs浓度和时间的关系。结果 RT-PCR结果显示,AGEs能够诱导ECV304细胞表达MMP-2,其诱导表达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明胶酶图分析显示,MMP-2降解明胶的活性与AGEs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AGEs能够促进ECV304细胞MMP-2的表达和活性,推测AGEs调控MMP-2表达和活性可能在血管壁内皮细胞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2012年18期 v.32 3929-3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志昆;冯鑫;王大伟;蓝文锐;陈庭瑞;陈超;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淫羊藿低、中和淫羊藿高剂量组。模型组、阳性组及受试药物各剂量组及假手术组动物去势及假手术后7 d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2 w后,测定血清钙离子、磷离子、雌二醇、皮质醇和孕激素的浓度。结果假手术组、淫羊藿低、中、高剂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的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淫羊藿总黄酮低、中和高剂组大鼠血清中皮质醇的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淫羊藿总黄酮低剂组大鼠血清中孕激素的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淫羊藿总黄酮能够提高去势大鼠血清中雌激素水平。
2012年18期 v.32 3931-3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陈文强;黄小波;李宗信;王芬;王宁群;
目的研究导痰汤是否能通过对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和p53通路的调节而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导痰汤对颈动脉硬化家兔血管ICAM-1和p53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胞浆中有ICAM-1和p53强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导痰汤治疗组细胞内ICAM-1和p53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随剂量的增加,导痰汤对ICAM-1和p53的抑制逐渐增强;而p53与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09,P<0.01)。结论导痰汤可以有效抑制颈动脉硬化家兔血管内皮细胞中ICAM-1和p53的表达。
2012年18期 v.32 3933-3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裴凌鹏;白岩;黄火强;李志勇;刘伟志;惠伯棣;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高脂饲料喂养下大鼠诱发高脂血症过程中血脂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血脂模型组、辛伐他汀阳性药组(200 mg/kg)、虾青素高、中、低剂量组(415、210、110 mg/kg),分别饲喂标准、高脂、高脂+辛伐他汀、高脂+虾青素,于实验开始前1 d和开始后第4、8、12周末取空腹血,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与高血脂模型组比较,虾青素组的TC、TG、LDL-C在8、12 w时降低,差异显著(P<0.01),而HDL-C升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虾青素可以对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诱发高脂血症过程中的血脂代谢产生影响,改善血脂变化。
2012年18期 v.32 3936-3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康健捷;刘雁;徐海伟;
目的研究慢性小剂量索曼(soman)染毒对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乙酰胆碱受体m1和m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皮下注射索曼为大鼠染毒模型,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μg/kg染毒组(6μg/kg)、10μg/kg染毒组(10μg/kg)、生理盐水对照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半数致死量对照组(大鼠在取样前注射一次索曼,剂量为100μg/kg),每组6只;除半数致死量染毒对照组外,均每日上午背部注射1次,共14 d。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乙酰胆碱受体m1和m4 mRNA表达水平。结果乙酰胆碱受体m1和m4 mRNA的变化结果以OD乙酰胆碱受体m1(乙酰胆碱受体m4)/ODGAPDH表示,6μg/kg组大鼠前额叶皮层乙酰胆碱受体m1 mRNA为(0.250±0.016),10μg/kg组为(0.247±0.018),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287±0.021)和半数致死量对照组(0.277±0.028)(P<0.05);海马乙酰胆碱受体m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6μg/kg组为(0.275±0.022),10μg/kg组为(0.270±0.019),生理盐水对照组为(0.294±0.027),半数致死量对照组为(0.289±0.029)。6μg/kg组和10μg/kg组前额叶皮层乙酰胆碱受体m4 mRNA表达分别为(0.364±0.031)和(0.426±0.066),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274±0.025)和半数致死量对照组(0.271±0.046)(P<0.01),6μg/kg组和10μg/kg组海马乙酰胆碱受体m4 mRNA表达分别为(0.627±0.030)和(0.671±0.074),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528±0.031)和半数致死量对照组(0.531±0.054)(P<0.01)。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半数致死量对照组间乙酰胆碱受体m1 mRNA和m4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小剂量索曼染毒致大鼠前额叶皮层乙酰胆碱受体m1mRNA表达下降,海马和前额叶皮层乙酰胆碱受体m4 mRNA表达增加,这种变化为索曼慢性作用的结果。索曼可能从基因水平影响乙酰胆碱M受体的表达,从而导致胆碱能系统功能下降及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2012年18期 v.32 3938-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欧阳凯;齐晓岚;官志忠;
目的探讨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中α7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基因表达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以了解该受体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H-SY5Y细胞转染针对α7 nAChR的小分子干扰RNA,Real-time 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α7 nAChR 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并用Aβ1~42处理培养细胞,比色法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转染siRNA后,α7 nAChR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81.7%和76.9%;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38.4%;SOD和GSH-PX活性分别降低30.3%和21.1%。用Aβ1~42处理细胞后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且转染siRNA后能增强Aβ的神经毒性作用。结论α7 nAChR基因表达抑制后能增强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同时增强Aβ的神经毒性作用。
2012年18期 v.32 3941-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艳春;齐玲;严海;金宏;赵东海;于洪泉;
目的探讨人恶性胶质瘤细胞株LN215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及TRAIL与环磷酰胺诱导LN215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培养LN215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特性,应用酸性磷酸酶法检测LN215细胞对TRAIL单独及联合环磷酰胺作用诱导凋亡的程度。结果 LN215细胞在TRAIL低浓度时无明显的凋亡发生,甚至出现轻微的增殖现象;TRAIL浓度达到1 ng/ml时,细胞开始出现凋亡;随TRAIL浓度升高,凋亡水平逐渐升高,在300 ng/ml时,凋亡率可达到12%。TRAIL与环磷酰胺联合作用组(0.11±0.01)与对照组(0.29±0.02)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LN215是TRAIL耐药细胞株,与环磷酰胺联合后可发挥协同作用,引起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反应。
2012年18期 v.32 3943-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田嘉铭;杨国栋;饶娜;安芳;王书华;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有效成分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在D-半乳糖致衰小鼠体内组织细胞膜转运能力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8 w造模成功后,分成模型组,维生素E对照组,荭草苷和牡荆苷高、中、低各三个剂量组,给药后进行药理学研究。结果通过Na+-K+-ATP酶、Ca2+-Mg2+-ATP酶试剂盒来测定金莲花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肝、脑、肾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通过对酶系的检测,探究金莲花有效成分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对动物体内细胞膜转运能力的影响以及筛选出最佳药物的构效关系。结论金莲花单体荭草苷和牡荆苷具有明显提高Na+-K+-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保护组织细胞膜转运能力,但荭草苷中、低剂量组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牡荆苷。
2012年18期 v.32 3945-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井欢;王守岩;王健;王莹;高原;潘茜;于丹;王哲;关洪全;
目的观察眼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未处理)、假手术组(同模型组,仅鱼线插入深度1 cm)、模型组(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鱼线插入深度1.8~2 cm)和眼针组(模型成功后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进行眼针治疗20 min,每日2次),每组16只。于再灌注后3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测定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眼针治疗后可使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并显著降低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P<0.01)。结论眼针具有明显地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脑组织ICAM-1表达有关。
2012年18期 v.32 3947-3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海;王金花;黄海玲;陈建海;黎飚;
目的了解小剂量葛根素联合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OP)治疗作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Ⅰ型O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5月龄健康雌性大白鼠120只,分成5个实验组(n=24):①假手术组(sham);②去卵巢模型组(OVX);③葛根素组(Pr),皮下注射葛根素,50 mg/kg,1次/d;④雌二醇组(E2),皮下注射雌二醇200μg/kg,2次/w;⑤小剂量葛根素+雌二醇组(Pr+E2),皮下注射雌二醇100μg/kg,2次/w和葛根素25 mg/kg,1次/d。各实验组在第4、8、12和20周,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取左股骨切片观察骨组织,取右股骨测量骨密度(BMD),取左心血测量血清雌二醇(E2)、碱性磷酸酶(AKP)。结果 OVX组的血清E2和BMD明显低于sham组(P<0.01),而血清AKP明显高于sham组(P<0.01);3个治疗组各时间的血清E2、AKP和BMD无显著差异(P>0.05)。小剂量的葛根素联合雌二醇治疗能使去卵巢大鼠骨组织、血清E2、AKP和BMD接近正常(P>0.05),与较大剂量的葛根素组或较大剂量的E2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的E2与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的治疗效果与单独使用较大剂量的葛根素或较大剂量的E2相比治疗效果相近。
2012年18期 v.32 3950-3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鹏;许洁;安恩训;于顺;何欣;
目的观察α-突触核蛋白(α-Syn)和其家族性突变型A30P和A53T对大鼠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大鼠前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分组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α-Syn和其突变体A30P、A53T,培养至1 h、2 h和4 h进行观察,比较A30P、A53T与α-Syn对原代培养神经元生长的影响。神经元以成像显微镜观察并计数,Western印迹法、免疫荧光法、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鉴定各蛋白作用的特异性。结果添加α-Syn组的神经元培养至1 h、2 h和4 h时,其神经元的平均存活率大于对照组和添加A30P、A53T组(P<0.05)。A30P组和A53T组的神经元存平均活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增加蛋白的浓度,α-Syn组神经元存活率与添加A30P和A53T组差异越大(P<0.01)。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证实α-Syn可由培养基进入到神经元内,而A30P和A53T不能进入神经元。结论α-Syn在大鼠皮质原代神经元培养初期对其存活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其突变体A30P和A53T无这一作用,这一现象与其发生家族性突变有关,并可能成为导致PD发病原因之一。
2012年18期 v.32 3952-3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晶;鄢春亭;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NaAsO2)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介导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技术将人PDGFRβ表达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不表达PDGFRβ的PAE细胞,G418抗性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采用RT-PCR检测PDGFRβ的表达;用细胞损伤修复实验观察细胞损伤24 h完全修复所需的PDGFBB最低浓度;划痕实验观察加入不同浓度NaAsO224 h后,细胞迁移的抑制率;RT-PCR分析不同浓度NaAsO2组中MM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RT-PCR检测转染组细胞表达PDGFRβ;细胞损伤修复实验检测细胞损伤24 h完全修复所需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最低浓度为10μg/L;NaAsO2明显抑制了PDGFRβ介导的细胞迁移,呈典型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显著下调MMP-3 mRNA表达水平。结论下调MMP3基因表达在NaAsO2抑制PDGFRβ介导的细胞迁移中起重要作用。
2012年18期 v.32 3955-3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杨;毛宇飞;王万铁;郝茂林;张波;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兔肺组织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川芎嗪的影响。方法制备兔在体原位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PIRI),于IR 1、3、5 h分别测各组血浆MDA及SOD活力。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IR损伤引起的肺细胞凋亡的变化;进行氧化应激指标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IR组1、3、5 h各组血浆SOD活力较假手术组比较显著降低(均P<0.05),TMP组在缺血1 h再灌注1、3、5 h SOD与IR组比较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P<0.01)。在缺血1 h再灌注1、3、5 h IR组与假手术组比较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TMP组在再灌注1、3、5 h的MDA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但低于IR组(P<0.05,P<0.01)。肺IR后IR组1、3、5 h发生明显的肺细胞凋亡(均P<0.01),而TMP组细胞凋亡指数与同一时相IR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P<0.01);SOD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665,P<0.05),MDA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764,P<0.05)。结论氧化应激导致的细胞凋亡在肺IR损伤机制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川芎嗪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细胞凋亡的发生,此机制可能是川芎嗪减轻肺IR损伤的机制之一。
2012年18期 v.32 3957-3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肖寒;付雯雯;周小涵;曲绍春;于晓风;睢大筼;
目的观察心悦胶囊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心悦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复方丹参片组。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2 ml.kg-1.d-1,心悦胶囊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150、300、600 mg.kg-1.d-1,阳性药复方丹参片灌胃200 mg.kg-1.d-1,连续6 d,然后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第7天再给药1次,药后1 h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液黏度及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变化。结果与血瘀模型组比较,心悦胶囊300、600 mg/kg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粘度(10/s、80/s、160/s)、血浆黏度(120/s)及血小板1、3、5 min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心悦胶囊600 mg/kg亦可使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心悦胶囊对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ERI)及红细胞电泳时间(RCET)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心悦胶囊能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功能及某些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可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时的高粘状态,防治血栓形成。
2012年18期 v.32 3959-3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艳菊;李琴山;田硕;刘洋;
目的研究天冬总皂苷对大鼠衰老肾脏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衰老肾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大鼠模型的同时,以天冬总皂苷灌胃进行治疗,3个月后处死各组大鼠,应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肌酐(Cr)、尿素(UREA)含量;采用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的肾小球硬化程度的改变;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和黄嘌呤氧化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肾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肾脏组织p53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血清中Cr及URE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肾小球硬化程度均明显改善;随着治疗组剂量的增加,血清与肾脏中SOD的活性均明显增高、MDA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能够降低大鼠肾脏组织p53 mRNA的表达,且随着天冬总皂苷剂量的增加,其降低作用有增强趋势(P<0.01)。结论天冬总皂苷降低肾脏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衰老肾脏的机制之一。
2012年18期 v.32 3961-3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邢磊;焦颖华;耿丽华;孙尧;
目的通过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对体外α-糖苷酶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探讨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降低餐后血糖的机制,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良方。方法首先通过提取Wistar大鼠小肠内表面黏膜的α-葡萄糖苷酶,然后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反应体系。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药物饮片浸泡,煎煮后,浓缩为1 g/ml浓度的溶液,并10倍稀释成7个不同浓度的溶液,每个浓度溶液再用活性炭脱色,之后原液和脱色后溶液同时做α-糖苷酶抑制实验,同时设阿卡波糖阳性对照组作比较。结果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原液及其脱色后溶液均有α-糖苷酶抑制作用,其效果与阿卡波糖相似。结论生脉六味地黄汤加减方在10 m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浓度效应关系,但因高浓度溶液颜色较深,影响吸光度值,导致计算的抑制率下降。复方脱色后高浓度药物抑制率有所上升,说明脱色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颜色对吸光度的影响,同时脱色又脱掉了部分有效成分,使药物的抑制率降低。
2012年18期 v.32 3963-3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傅松波;汤旭磊;杨晓梅;马致远;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糖尿病及Res组,腹腔给药10 w后观察各组肾功能及肾脏超微结构的变化,检测大鼠血浆及肾组织氧化、抗氧化指标。结果与NC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体积(MGV)增加、基底膜(GBMT)增厚,伴尿蛋白排泄量和肾脏指数升高,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升高(P均<0.01),血浆和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总抗氧化力(TAC)和巯基(SH)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Res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量、肾脏指数、MGV、GBMT、BUN和Cr水平,减少血浆和肾皮质MDA含量,提高TAC和SH水平(P<0.05,P<0.01)。结论 Res对糖尿病大鼠的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改善肾损害模型的超微结构,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2012年18期 v.32 3965-3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作书;胡海燕;张志茹;李鹏武;
目的通过检测转染pEgr1-AIF△1~480质粒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经电离辐射后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探讨辐射诱导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变化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pcDNA3.1组、pEgr1-AIF△1~480组、5 Gy组和pEgr1-AIF△1~480+5 Gy组。质粒转染MDA-MB-231细胞后行5 Gy照射,分别利用PI单染和AnnexinⅤ/PI双染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期细胞百分比和凋亡百分比变化。结果 MDA-MB-231细胞经质粒转染和5 Gy X射线照射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DNA3.1组和pEgr1-AIF△1~480组G0/G1期、S期、G2/M期、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总凋亡细胞百分比均无显著变化;5 Gy组和pEgr1-AIF△1~480+5 Gy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总凋亡细胞百分比也均显著升高(P<0.01);且与5 Gy组比较,pEgr1-AIF△1~480+5 Gy组S期、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总凋亡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离辐射能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S相延迟、G2/M期阻滞和凋亡增加,且pEgr1-AIF△1~480质粒对S相延迟和凋亡具有增强作用。
2012年18期 v.32 3968-3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何梅;
<正>脑梗死的重要因素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变累及大、中动脉内膜,造成内膜粗糙〔1〕,渐而形成斑块。当斑块突入管腔时,因富含脂质或管壁应力增大,会致使斑块发生破裂,脂质与胶原纤维暴露,从而使得血小板激活,启动凝血反应造成血栓〔2〕。所以,颈动脉斑块的监测
2012年18期 v.32 3988-3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欧莉;程虎印;曾小红;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PMO)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增高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量,出现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病变。前期的研究〔1~3〕证实以熟地、黄芪为主药的复方能明显改善PMO的症状,本文采用黄芪熟地药对治疗PMO,观察骨形成
2012年18期 v.32 3990-3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田恒松;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术后3~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高达20%~30%〔1〕。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性,主要包括阻止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防止血栓形成、
2012年18期 v.32 3991-3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宋存峰;刁克;杨磊;徐庆详;张斌;
<正>急性颈内动脉(ICA)闭塞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出现急性ICA闭塞,从而导致急性脑梗死,是最严重的脑血管病之一,如不积极治疗其后果往往是严重的,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常规静脉溶栓往往难以使闭塞血管完全再通,即使静脉溶栓后血管暂时恢复供血,但术后再闭塞可能性很大,但
2012年18期 v.32 3993-3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刘晓蕾;刘永建;姚海英;蔡怡;梁嘉妮;梁珊妮;
<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属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以粒系增生为主,无病态造血,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升高,分类中有不同分化阶段的粒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脾大为主要体征。90%以上的患者在受累细胞系中可找到Ph1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该病可发病于
2012年18期 v.32 3995-3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李小冬;胡昇庠;刘子君;
<正>随着质子泵抑制剂及H2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消化性溃疡患者入院率及手术治疗比例在下降,但消化性溃疡严重并发症如溃疡穿孔及出血发生率并未见明显下降〔1,2〕。传统开腹手术对老年患者损伤较大,因此手术方式是影响溃疡穿孔死亡率的
2012年18期 v.32 3997-3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李豪;姬发祥;马金华;林明哲;魏文娥;赵久达;
<正>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侵犯胸膜或原发于胸膜本身恶性肿瘤引发的并发症,其出现提示晚期肿瘤〔1〕。目前治疗主要是局部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是肿瘤进展的重要促进因素〔2〕,血清和胸腔积液中MMP-9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观察其表达程度,对治疗效果可起到一定监测效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抑制肿瘤生长时血管内皮
2012年18期 v.32 3998-3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万学文;薛均来;刘明晖;赵赫;赵丽红;曲庆阳;
<正>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的增多,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本病的方法多种多样,治疗的方式、技术、材料及辅助的诊疗手段也在改进增加。但由于医生的经验、方法不同,疗效也有所不同,很难形
2012年18期 v.32 4000-4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赖文妍;丁英;曾维富;
<正>尿毒症心肌病是尿毒症的常见并发症,其心脏和肾脏的损害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加速器官功能衰竭,是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非常棘手。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尿毒症心肌病,观察临床疗效。
2012年18期 v.32 4001-4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朝亚;
<正>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临床常见危重病,发病后常伴发全身炎症反应〔1,2〕。老年患者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同时合并的慢性疾病使器官功能进一步减退,处于临近衰竭的状态,一旦发生SAPS,则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预后不良。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近年来血液净化领域的重要进展〔3〕,我院近3
2012年18期 v.32 4003-4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淼;陈广永;刘洪涛;王捷;杨宏;赵丛海;
<正>尽管脑梗死(CI)有着极高的复发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但理论上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改善脑组织供血、保护缺血脑组织,减轻(或避免)各种继发性损害。为了获得理想的疗效,必须设法在缺血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损害之前,尽早消除血栓,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供血。其中在不
2012年18期 v.32 4005-4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徐洪刚;
<正>丙泊酚(异丙酚,propofol)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具有诱导快、血浆清除率高、麻醉诱导及苏醒迅速平稳、作用时间短、镇静良好、可控性强且无蓄积的特点,因而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各种患者,但其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作用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1〕。丙泊酚对心血管有一定抑制作用,表现为血压下降、
2012年18期 v.32 4007-40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彭华利;李远平;龙永贵;谢邦富;
<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降低,进而造成肺容积增大及肺顺应性下降〔1〕。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基础上,肺泡内压力容易升高,导致肺泡间隔破裂进而融合形成大的肺大泡,严重影响肺内气体交换,当剧烈咳嗽等使肺内压突然增高时,会导致肺大泡破裂形成自发性气〔2〕
2012年18期 v.32 4008-4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马洪喜;许颖;魏振彤;徐长妍;
<正>胃癌在我国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多为轻微的症状或无明显症状。膜联蛋白A2(ANXA2)是膜联蛋白(ANK)家族的成员之一,因其广泛的表达于胞质和胞核等细胞器,故参与许多生命过程,包括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分化等,尤其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表明,
2012年18期 v.32 4010-4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阿不拉江·赛达明;乔峻;阿依别克;郭永忠;张总刚;唐和年;
<正>体外循环(CPB)技术是非生理性循环方式,会对患者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危害最大的就是肺组织。据相关临床统计得出,CPB后患者发生肺功能障碍约为15%~30%,严重时可诱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导致患者死亡,特别是对于基础功能和代偿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CPB
2012年18期 v.32 4011-4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胡乃军;
<正>雌酮及雌二醇对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1,2〕,20岁以前本病少见,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3〕,可能与年老者雌酮含量提高相关。本文拟观察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行加压包扎的效果。
2012年18期 v.32 4012-4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英剑;桑海燕;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其发病率也显著提高〔1〕。目前,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主要靠检测患者尿蛋白排泄率,但该方法不稳定,效果不一。有研究显示,胱抑素C(Cys C)能够敏感、有效
2012年18期 v.32 4014-4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芳亭;温岩;舒畅;崔丽峰;
<正>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是临床上一种少见的肿瘤,因其组织多潜能分化的特征,常被分为间皮肿瘤和苗勒管系统肿瘤两大类,其中以苗勒管系统肿瘤最多见,根据组织来源,又可分为上皮性肿瘤、间叶性肿瘤和苗勒管混合瘤,前者较后两者相对报
2012年18期 v.32 4015-4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朱朝勇;
<正>胃癌患者淋巴转移直接影响患者预后,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是特异性淋巴管生成因子,与肿瘤淋巴转移关系较为紧密。VEGF受体-3(VEGFR-3)特异存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临床中常用于标记淋
2012年18期 v.32 4017-4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夏彬;吴睿;刘合玉;张社卿;
<正>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1〕。选择有效治疗方式,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水平和延长寿命,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有效治疗。
2012年18期 v.32 4019-4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孙鹏;杨欣;李丹;信天游;卢晓潇;邹晓娉;
<正>一过性黑矇是指突然的无痛性视力障碍,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眼球主要的供血血管是眼动脉,是颈内动脉第一主要分支,所以颈内动脉的病变直接影响眼球血流动力学循环,一过性黑矇往往是颈动脉病变的首发症状,而颈动脉病变中最常见
2012年18期 v.32 4020-4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任重;罗国华;陈伟忠;周小光;
<正>研究显示,慢性疼痛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生率在25%~50%之间,有45%~80%的老年患者没有受到应有的治疗〔1〕。慢性疼痛极大地干扰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超过50%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无法自理,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占用并给其家庭增添了
2012年18期 v.32 4021-4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李涛;
<正>大面积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通常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大脑中动脉主干等发生阻塞,进一步引起占位效应,导致患者出现偏瘫、颅内压增高、头痛、意识障碍、感觉障碍及麻痹,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1,2〕。临床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表现出〔3〕
2012年18期 v.32 4023-4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卢爱萍;
<正>糖尿病是一种高代谢性的内分泌紊乱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会出现血管、神经等方面的损害〔1〕。我科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时加入冠心宁注射液,疗效满意。
2012年18期 v.32 4024-4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牛义贵;
<正>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约占胃炎的25%,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胃炎〔1〕。该病主要为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切除胃、肠吻合术等降低幽门功能手术后,十二指肠内容物(如胆汁酸、胆盐)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黏膜,
2012年18期 v.32 4025-4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刘晓刚;
<正>胆系肿瘤发病原因复杂,患者临床症状多样,入院诊断时病情多已晚期。多于80%的患者因病情未控制在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仅有2%~5%〔1〕。NCCN指南建议的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案对改善局部晚期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有很好的作用。我
2012年18期 v.32 4027-4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素侠;张志伟;李馨;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牙槽嵴逐渐吸收萎缩以至低平,低平牙槽嵴无牙牙合患者是全口义齿修复中的难点。特别是牙列缺失过久并经多次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修复的老年患者,修复效果往往欠佳,难以满足患者的功能需求。近年来,口腔修复学
2012年18期 v.32 4028-4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李强;熊伟;栗明;夏翠锋;董建华;
<正>糖尿病(DM)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高血糖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大肠癌死亡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并逐年上升。近年来,大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30%~50%〔1~3〕,由于在大肠癌早期诊断、复发转移、预后评估
2012年18期 v.32 4029-4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立;赵建农;钟维佳;
<正>大多数脑梗死患者治疗后都一定程度上遗留生活不便。常规CT和MRI检查在显示病灶与其神经纤维的关系及白质束受损范围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很难准确显示其关系。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是在常规磁共振和弥散加权成像的基础上开发的无创性成像方法,可比较直观地
2012年18期 v.32 4031-4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红迁;
<正>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9%,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女性易发〔1〕。因其发病缓、病程长,初步诊断除需要临床表现及全身或神经系统检查,尚应结合多层螺旋CT、MRI增强扫描等了解肿瘤大小和位置〔2,3〕。
2012年18期 v.32 4032-4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单军;苗金霞;薛广欣;
<正>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美国全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报告早在2001年就将糖尿病列为冠心病发病的等危症〔1〕。老年糖尿病患者较易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等不良事件发生。有资料显示,相比于非
2012年18期 v.32 4033-4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英伟;
<正>有氧运动是较为和缓、温和的体育健身方式。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参与有氧运动,不仅可以消耗人体脂肪、调节体重、增强心肺功能,还能调节并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是现代人进行体育健身锻炼的主要运动方式〔1,2〕。本文拟探讨有氧运动对
2012年18期 v.32 4035-4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少伟;刘建洛;白明辉;
<正>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往多采用开腹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主要方式之一〔1〕。但是由于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需要建立气腹,而CO2气腹的建立又不可避免地
2012年18期 v.32 4036-4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韩守恒;戴文香;伍尤华;
<正>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上〔1〕。肺癌手术率约在25%,因临床肺癌确诊时80%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治疗机会较小〔2〕。化疗仍是晚期NSCLC患者缓解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首选方法。但化疗药物往往存在较大不
2012年18期 v.32 4037-4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庞灵;李桂杰;赵航;
<正>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的不断增加,其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日益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及时有效的预防非常重要〔1〕。低分子肝素类药物可有效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2〕。本文在应用低分子肝素同时联合应
2012年18期 v.32 4039-4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毕青;
<正>骨矿物质密度(BMD)是表现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反映骨质疏松(OP)程度,也是有效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1〕。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比例正快速增加,且女性平均寿命得到延长,绝经后女性人口基数不断加大。故临床上绝经后女性发生OP比率也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
2012年18期 v.32 4040-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余晖;高晓阳;
<正>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是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必不可少的钙黏蛋白,而内皮功能受损是心血管事件及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改变的一项预测指标〔1〕。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是生物体内蛋白质与葡萄糖或其他还原型单糖反应
2012年18期 v.32 4041-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廖梅蓉;刘典英;
<正>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精力缺乏为主要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可能与女性激素的异常相关。女性在性激素迅速变化阶段易感抑郁,尤其是围绝经期〔1〕。国内外学者均发现,围绝经期妇女
2012年18期 v.32 4043-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汝平;吕雪;倪占玲;邱妍妍;冯义静;徐金义;
<正>本研究通过直立倾斜试验(HUTT)和普萘洛尔(心得安)验证试验,探讨心电图不同形态的直立性T波改变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预测作用。
2012年18期 v.32 4044-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龙春;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的临床特点是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加速下降〔1〕。临床医学认为COPD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炎症,而传统中医认为其属于"喘证"、"肺
2012年18期 v.32 4046-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肖海涛;宋世锋;黎早敏;马业涛;
<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骨折之一〔1〕。通过非手术方式治疗卧床时间长,而且容易引起并发症,病死率为15%~20%〔2,3〕。因此,手术治疗目前仍然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我科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
2012年18期 v.32 4047-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闫春燕;
<正>生活质量(QOL)是伴随着新医学模式的产生而提出的针对癌症患者的新型的预后评价标准,它包含影响患者健康的躯体因素、心理状况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系统地反映患者的康复现状〔1,2〕。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中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进行QOL评价,对于进一步完善老年肺癌患者手术治疗
2012年18期 v.32 4049-4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俊高;高丽;
<正>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出现严重的功能低下或承担过重的负荷,减少了泵血量,全身代谢所需的血液得不到满足,动脉供血不足、静脉瘀血水肿都属于该病的范畴〔1〕。
2012年18期 v.32 4050-4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郭英辉;张啸;
<正>有1/3的结肠癌患者以急性恶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1〕,急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很高。老年患者既往多有较多的伴发病,更增加手术的危险性。金属内支架不仅能暂时解除肠道梗阻,变急诊手术为择期手术,又可作为没有手术适应
2012年18期 v.32 4051-4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尚涤非;
<正>当眼睛部位受到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等因素直接外力作用,常可导致引起眼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特有的损害和极为严重的眼疾患。近几年来,眼外伤已成为眼科三大致盲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的罪魁祸首。因此,预防和有效的治疗眼外伤仍然是我国眼科防盲治盲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分析眼
2012年18期 v.32 4053-4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晓平;徐圣君;
<正>临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常采用机械通气改善症状。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操作复杂、护理量大,需要气管插管和切开,患者创伤大、并发症多〔1〕。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是一种
2012年18期 v.32 4054-4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徐峰;于海侠;陶斯阳;刘金尧;杨学成;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不仅死亡率高,也有极大的可能性导致患者残疾〔1,2〕。近年来,AMI治疗的首选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但同时也存在着急性和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灌注损伤及无复流发生等风险,手术中使用Ⅱb/Ⅲa受体拮抗
2012年18期 v.32 4056-4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翟坤光;谷亚平;
<正>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候之一。中医咳嗽证是指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西医学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均可参照本证进行辨证施治。咳嗽是常见多发病,临床上惯用抗生素治疗,但因缺乏药物敏感测试,或用药不合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病程延长,形成耐药性咳嗽。本人自
2012年18期 v.32 4057-4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君豪;
<正>传统观念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是立即手术修补或切除,随着对溃疡病因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水平的提高,很多患者已不需手术,手术适应证逐渐被局限〔1〕,但对于严重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手术治疗是必要的。由于老年人体质弱,免疫力低,组织器官功能衰退,胃十二指肠球部溃
2012年18期 v.32 4058-4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穆树敏;
<正>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基础治疗。影响血小板活化因素较多,血脂、患者自身心理状态等对患者血小板活化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干预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减少血小板活化,对于改善
2012年18期 v.32 4059-4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彭小星;
<正>老年肺结核不但患病率高,而且排菌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之老年人全身状况较差,并发症较多,给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带来诸多困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X线影像表现及临床治疗的阶段
2012年18期 v.32 4061-4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丁毅;郑立春;潘文;
<正>本研究于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分别采用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和常规减压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2012年18期 v.32 4062-4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姜艳华;柏祥娥;张志鹰;刘霞;潘文波;
<正>老年人由于生理性磨耗与根面龋的发生,导致牙龈退缩,龋病常涉及龈下。后牙邻面龋常常需制备成Ⅱ类洞形行充填修复,以恢复解剖生理形态、控制病变发展〔1〕。目前复合树脂黏结修复术是牙体修复最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复
2012年18期 v.32 4063-4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晓健;胡灵;李彦州;赵松峰;梁德安;温志国;杜丽苹;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DVT)是一种严重而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急性期血栓易脱落,严重时可发生致死性肺栓塞(PE)造成死亡;如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未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易发展为血栓形成后遗症,引起肢体肿胀、溃疡和坏疽,
2012年18期 v.32 4064-4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维斌;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袭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一旦确诊应〔1,2〕
2012年18期 v.32 4066-4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白红梅;朱林平;
<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痴呆以及认知功能障碍人数明显增加,特别是在高龄人群成倍增长。本文就老年痴呆和认知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2012年18期 v.32 4067-4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儒献;
<正>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徐松泉等〔1〕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发现,情绪障碍不但可导致严重后果,伴随出现的认知功能损伤也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后果的风险。Kasper等〔2〕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作为一种新型抗抑郁剂,不但可改善患者抑郁症病情,也可
2012年18期 v.32 4068-4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刚;唐瑭;刘晶晶;
<正>老年骨质疏松是指50岁后开始出现与年龄相关的骨净丢失,属于一种正常矿化的骨骼单位体积密度降低状态〔1〕。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关键是补充钙剂以对抗骨净丢失,传统补钙往往以单纯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为主,由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因主要在于骨钙吸环节中的流失及破坏,因此补充钙多不能
2012年18期 v.32 4070-4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潘玲;陈宜;杨红梅;陆彩云;
<正>肺栓塞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很高〔1〕。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机械工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提速以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因骨折、中风、肿瘤等疾病致长期卧病在床患者日益增多,肺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不断升
2012年18期 v.32 4071-4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谢洪杰;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综合征,急性期极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2〕。本文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精制冠心颗粒治疗高龄UAP患者,观察临床疗效。
2012年18期 v.32 4073-4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琴;
<正>世界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0万,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约占世界1/3,宫颈癌可防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1〕。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嗜上皮病毒,属双链闭环的小DNA病毒,其感染与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其检测能
2012年18期 v.32 4074-4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侴海燕;车小新;钱革;
<正>近几年来,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正在发生转变,从过去的有偿供血为主变为以性传播为主,HIV感染合并性病特别是尖锐湿疣的病人日益增多,部分HIV感染合并尖锐湿疣的病人表现出与普通尖锐湿疣患者不同的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
2012年18期 v.32 4075-4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慧宁;张宇;于杰;高巍;
<正>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发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1,2〕。对于实验室确诊病例,暂定为"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主要分布在呈丘陵地貌的农村地区,发病时间为3~11月,中老
2012年18期 v.32 4076-4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朱宇翔;王凯;孔祥荣;
<正>体外循环心搏骤停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与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现阶段被广泛的运用于临床治疗,Shih等〔1〕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研究发现其均有各自的优势以及缺点。不停跳搭桥手术时近10年的创新手术之一,其得到了多数医生的广
2012年18期 v.32 4077-4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徐斌;杨春梅;庄秋红;
<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而炎性反应是引起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功能的失调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1〕。因此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
2012年18期 v.32 4079-4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维勇;
<正>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防治原发性高血压已成为降低我国老年人死亡率的关键。本文
2012年18期 v.32 4080-4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马利祥;王庆胜;张茗;巢永波;魏梅;王乐;南潮平;
<正>充血性心力衰竭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由于人群的老龄化、高血压的高发病率和低控制率,溶栓和介入治疗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下降等原因,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住院率明显上升,是心血管病患者
2012年18期 v.32 4081-4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黄国福;冷晓玲;陆红;
<正>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可以通过人群筛查早期发现结肠癌,从而降低死亡率。为了探讨结肠癌有效的诊断标志物,本文比较生存素(Survivin)、重组人Caspase-3、增殖细
2012年18期 v.32 4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怀宇;刘桂梅;林瑞新;王增文;
<正>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为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症状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而进行性加重,并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研究显示,肥胖、空腹血糖升高、糖尿病、长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可能增加罹患前列腺增生的风险,可能是潜在的促进前列腺增生的
2012年18期 v.32 4084-4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袁杰;罗艳;石天;
<正>梅毒为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我国梅毒发病率为17.61/10万〔1〕,20~40岁性活跃人群为其高发人群。近年,老年梅毒患者病例逐渐增多,老年梅毒患者病情呈隐匿性,常无自觉症状,梅毒的诊断发现往往来自其他疾病的就医,单纯来
2012年18期 v.32 4085-4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红;
<正>脑心综合征(CCS)是各种颅内疾患如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急性颅脑外伤等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患者CCS发病率显著增高,且病情重,预后差;然而因老年患者反应迟钝或意识障碍,对心
2012年18期 v.32 4086-4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唐刚;张勤慧;
<正>临床研究发现,脊柱爆裂型骨折的致伤力常常并非单纯来自轴向,往往伴有屈伸、侧弯及旋转暴力。受伤时体位、骨折部位、椎间盘状况和骨矿含量等对骨折的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椎间盘退变严重或骨质疏松明显的情况下,爆裂型骨折极
2012年18期 v.32 4088-4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